孩子上了二年级,文化课的学习强度加大了。课业之外,孩子还参加了足球训练班。由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复课后,足球训练课的安排增多,孩子每次回到家时已疲惫不堪,可还得完成“自律打卡任务”……两周一过,孩子多少是有些消极了。
我瞅着球场上孩子那出工不出力、漫不经心的表现,在他下场后,忍不住对他一顿训斥。吃饭时,我跟他聊起了一个童年故事。
“以前,有一个小男孩,长得跟你很像,但个子矮,还面黄肌瘦、体弱多病。后来,他上小学了,学校离家有三里地。那时候可没有父母接送这回事,都是他自己背着书包,踩着田埂上下学。小男孩的家境不好,父母没有为他交午餐费,也没有精力每天为他备午餐,所以他每天中午得回家吃饭。冬天的风十分刺骨,为少受冻他只能迈开腿快速奔跑,可他身体过于弱小,刚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停停歇歇继续往前跑……一天天过去,他发现自己的腿没那么沉了、胸口没那么灼痛了、脑袋也没那么晕沉了、午后的课也赶得上了……后来,他的脚步越来越轻快,跑完三里地不停歇也不过20分钟。再后来,好像没有哪个小朋友能在跑步比赛中赢他。最令人惊喜的是,从此以后他很少生病……”
“那个小男孩是不是你?”孩子兴冲冲地问道。
“是不是我并不重要,但那是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能坚持,困难和痛楚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强大;一个人只要不轻言放弃,办法总比困难多。爸爸不能要求你做好每一件事,但是你一遇到困难和问题就想着放弃,就不可能做好任何一件事。”
我想孩子是听懂了,因为后来他既认真完成了日常足球训练,又保证了文化课的学习质量。
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过程,也是父母再教育、再学习和再反思的过程。时代更迭,面临的问题自有差异;社会在快速地变迁,面对的问题自然也会更纷繁多变,但我相信,总有一些东西是永恒不变的,譬如一颗勇敢的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强健的体魄、真诚友善的本性。
据《东方教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