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彦正在数小麦的穗粒。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6月1日,舞阳县马村乡几百亩示范田里的小麦一片金黄,阵阵麦香扑鼻而来。“61.1!”站在田埂上,听了技术人员刚测出来的数据,舞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冯彦没想到他的小麦穗粒数今年又创新纪录。
冯彦今年50多岁,经常下乡,喜欢和乡亲们打成一片。乡亲们和他也不见外,亲切地喊他“老冯”。
老冯介绍,眼前这些茎秆粗壮、麦穗明显比普通小麦大许多的小麦是他在2006年偶然发现的一个优质品系。“当时,我在地里看到这种穗大饱满的小麦后,心情格外激动。”老冯说,他把这种小麦带回,开始在小块试验田里进行培育。
时光荏苒,一晃就是8年。老冯选育出的小麦逐渐被推广到100多亩的示范田。
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亩穗数、千粒重、穗粒数。老冯把技术人员刚测量出来的数据与普通小麦数据作对比:前者的亩穗数、千粒重、穗粒数分别是32.5万穗、58.2克、61.1粒,后者分别是35万穗、45.8克、40粒。“去年老冯研究的这种小麦亩产量达1597斤。”市农业局土肥站站长张焰告诉记者,普通优质高产小麦亩产量一般是1200多斤。和小麦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老冯把这种籽粒大、穗形大的小麦比喻为小麦界的“巨无霸”。
老冯和工作人员随手摘下“巨无霸”和普通优质小麦的麦穗,分别揉开,吹去麦糠。只见阳光下的麦粒饱满干燥,部分“巨无霸”的籽粒比普通优质小麦的籽粒大了将近一半。
老冯选育的小麦经过多年改良,具备了抗倒伏、对赤霉病等病虫害免疫力强的特点。“今年,我已经申请了专利,正在等待批复。”老冯告诉记者,种子作为农业“芯片”,国家对其越来越重视,相信“巨无霸”会很快得到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