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链接
牛慧卿,市二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她是省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委员、省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分会委员、市皮肤性病分会名誉主委、市专家库成员、市预防与接种专家成员。牛慧卿从事皮肤诊治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了大量的疑难杂症,并在高、难、新技术上有重大突破。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6篇,获得市级科技成果二等奖3项、省级成果一等奖1项。牛慧卿曾获漯河市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市第五届健康卫士、感动漯河十大人物等称号,是我市皮肤科专业学术带头人。
夏季紫外线强烈,人体暴露在外的皮肤很容易被晒黑、晒伤,引发日光性皮肤病。日光性皮肤病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日晒伤。日晒伤又称晒斑或者日光性皮炎,是皮肤接受强烈光线照射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皮肤反应,患处皮肤表现为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出现水疱、灼痛、皮肤脱屑等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本病易发生在浅肤色人群中,好发于儿童、妇女以及水面作业者,春末夏初多见。
光毒性反应。光毒性反应是一种非免疫反应,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患者一般是服用含光敏药物或食物后被紫外线照射两至三个小时后发病,皮肤会发红,并产生灼痛感,发病快、发病时间短、消除快。慢性患者一般多见于长期反复大量日晒者,皮肤症状表现为干燥萎缩,也可能出现色素斑点。
光超敏反应。光超敏反应是一种淋巴细胞介导的迟发性超敏反应,只发生于少数具有光敏素质的个体。患者一般服用含光敏药物或者食物后接受过紫外线照射,一般会在两到四天内发病,皮肤出现灼热以及痒痛感。该类型的发病特征为发病缓慢、反复发作、消退慢,属于免疫反应。
日光性皮肤病通常可根据患者症状进行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饮食管理。
一般治疗。当身体出现日光性皮肤病时,应及时做好防晒措施,使用衣物遮挡或转移到阴凉避光的环境中,避免造成二次损伤。进行相关治疗后也要避免暴晒。避免服用光敏感的药物及食物。轻中度晒伤可使用芦荟凝胶和保湿霜等进行涂抹或者湿敷;若出现水疱,可使用纱布覆盖或包扎,不可抓挠,避免继发感染。
药物治疗。患者出现剧烈瘙痒、皮疹等症状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药物治疗,一般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或振荡洗剂进行清洗。对于日光性皮炎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减轻皮肤局部的红肿热痛。若身体出现其他症状如伴随瘙痒、肿痛等,可以服用抗组胺药与少量的镇静剂等给予治疗。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药物。
饮食管理。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清淡饮食,不要吃光敏性的食物如香菜、菠菜、芒果、菠萝等,也不宜吃辛辣刺激或油腻性食物;应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与水果等。市二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