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俊霞
通讯员 朱 琳
“目前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运输问题。运费涨得太快了!比如,年初往云南运一车货,运费不到1.2万元,现在受疫情影响涨到1.9万元,很多司机不愿去,造成企业订单交付难。”6月14日下午,市非公企业党建学院联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召开的“听企声 解企困”助企专题会议上,漯河鑫世通冶金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现华道出了企业当下的困境。
近期,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开展“三联三包三提”“万人助万企”活动。市非公企业党建学院党支部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企业面临的物流、资金、用工等突出问题,建立健全党代表与企业常态化对接机制,向企业提供“全免费、全天候、全资源”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保障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座谈会上,协鑫光伏、谊加谊食品、漯峰智能、金山畜牧、精诚轴承等十多家企业负责人畅所欲言,先后介绍了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和目前遇到的各种难题。市非公企业党建学院院长张春峰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局长赵国钦认真倾听并记录,不时提出问题:“一季度货运量如何?”“免税政策执行得怎样?”……他们就支持非公企业发展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助企党代表工作室发起人杨孟利分享了工作室以企助企、互帮互促、共同成长的做法和经验。与会企业家纷纷表示深受启发。
面对面座谈、一对一交流使企业家学到了更多专业知识、拓宽了发展思路。大家表示,要坚定信心,坚持创新创业不动摇,为全市稳经济、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