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43岁的李光耀现任临颍县卫健委医共体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无论是当医生还是在医疗管理岗位,他都勤勤恳恳、担当奉献,多次被市卫健委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被临颍县卫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他基层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政策娴熟,工作业绩突出。负责医政工作十几年来,他始终保持高昂的工作热情,从不让工作在他手里延误,从未让群众在他面前遇冷。”谈及李光耀,他的同事蒋琼鹤告诉记者。
今年3月24日,临颍县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是对党员的考验。
“党员就是要在关键时刻站出来。我是党员,又学过医,我不上谁上!”李光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安置好妻儿和年迈的父母,主动请缨,担任临颍县核酸检测力量调度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
接到全员核酸检测指令后,他仔细研究制订核酸检测工作预案,选派采样医务人员,安排信息技术培训,督导核酸检测质量控制,事必躬亲,从不懈怠。他组织日会商、日复盘、日调度、日改进,使全县核酸检测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为规范核酸采样点医疗废物收集、暂存、交接、转运工作,他组织召开临颍县城关街道北街村核酸采样点现场观摩培训会,并录制视频转发给各乡镇、各单位相关人员学习。此举受到市核酸检测专班表扬。
当时,为尽快圈住封死疫情,临颍在全县设了370个核酸采样点。这样一来,提升核酸检测能力,解决过度依赖第三方检测等问题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临颍县决定筹建PCR实验室。接到任务后,李光耀紧盯项目,紧跟进度,全身心投入实验室建设工作。6天时间,日检测能力达1.8万管的PCR实验室建成,大大提高了临颍县的核酸检测能力。
李光耀担任临颍县核酸检测力量调度工作专班办公室主任期间,是临颍县疫情最严峻的时期。他每天不是到各个核酸采样点察看、督导,就是为安排核酸检测工作而奔波,经常从早上5点多忙到第二天凌晨;每天行走两万多步,累到腿脚肿胀;每天接打电话300多个,说话说到嗓子沙哑……一名同事问他:“你这么扛着,身体是否吃得消?”他笑着回答:“核酸检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在扛。我是党员,不能在最需要人的时候撤下来。”
在临颍县疫情最严峻的时期,李光耀把办公室当成家,加班到深夜是家常便饭。
他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明确专人负责样本收集、转运、数据上报等工作,统筹人员分批分区转运样本,保证3小时内送达实验室,把全部完成采样任务时间压缩到5个小时以内。他时刻与市核酸检测专班保持联系,采取数据比对、电话抽查、实地督导等方式,对核酸检测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全员核酸检测不漏一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群众就有了标杆和榜样,有了底气和信心。李光耀就是这样的党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默默无闻地在平凡的岗位上殚精竭虑,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奉献与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