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委老干部局以开展省级文明单位创建为抓手,以提升全体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为目标,进一步丰富文明创建内涵,为老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行为规范和强大精神动力。
精心组织求实效
凝心聚力增共识
认真研究部署文明创建工作,积极倡树工作出新出彩理念,高树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创造一流业绩目标。
制订精神文明创建实施方案,对照责任分工,将创建任务落实到机关各科室和各同创单位。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加强对文明创建工作的领导。实行周工作台账制度,把精神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建立定期检查和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对同创单位的督导,促进工作落实,做到情况及时掌握、经验及时推广、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落到实处。
践行核心价值观
培育文明新风尚
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学法守法等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开展《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
加强“四德”建设,开展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学习活动,先后培育出全国先进老干部工作者刘钦安等先进典型。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学先进、谈体会、促提升、谋发展”专题座谈会。
举办“学技能、比奉献、争出彩”系列活动。召开年轻干部座谈会,组织大家结合经历谈感悟;围绕推进“十大战略”开展专题研讨,共商老干部工作发展大计;举办政策业务大讲堂,确保老干部政策人人通、事事明。
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各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进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今年上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该局党员干部全部深入社区,参与核酸检测采样志愿服务活动160余人次、开展“三无”小区值守两个多月。开展“乡村振兴 关爱助学”活动,三年共资助92名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
积极开展帮扶共建活动,助力乡村振兴。为结对共建村经济技术开发区邓襄镇寨门村协调建设资金200多万元,新修道路1000多米。推进邓湖综合休闲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投入12万元,新建街心游园近200平方米。举办“乡村共舞幸福红·文化下乡助振兴”群众集体舞展示培训活动,为邓襄镇19个行政村培训文艺骨干200多人次。开展送健康下乡义诊活动,为100多名群众免费体检。帮助寨门村建设老年活动中心。
打造特色出亮点
赋能助力新征程
在全市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不忘初心跟党走 赋能助力再出发”主题活动,组建市老干部宣讲团,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喜迎党的二十大,开展“四史”宣讲活动120多场次。
发挥银龄志愿者队伍作用,引导老同志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退休干部张尽善围绕创建更高水平全国文明城市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两次得到市委书记批示;退休干部苏永福、赵国锁等发起成立天桥义工志愿服务队;张德贞同志成立“读学讲·百姓文化大家谈”读书会,发挥了老同志的示范带动作用。
创新建立干部荣誉退休机制,高规格举办干部荣退仪式。建好用好“银发人才库”,培育出“闲事会”“老莫帮办室”“老亢调解室”等一批特色品牌。举办漯河市首届“出彩老干部”颁奖典礼。
创建老干部大学教学品牌。聚焦政治立校,打造做精“政治理论+养生保健+智能手机操作+若干专业课”的“3+N”课程品牌,举办政治理论等形势报告会和专题培训会,常态化开展“党史百讲”“舞台党课”“艺术党课”等教学实践活动。
深入开展“三联三解”活动。开展以局工作人员联系市直单位老干部工作部门解难题、联系市直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解疑惑、联系市直离休干部和困难退休干部解困难为主要内容的“三联三解”活动,全局42名干部职工分别与66个市直单位、45个市直机关离退休干部党支部、85名离休干部和15名特困退休干部进行结对。截至目前,共帮助解决36个问题。
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借助学校主阵地和120多个市级“五好”关工委联系点、300多个“留守儿童”之家,在全市开展“中华魂”(中华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市关工委连续多年荣获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连续五届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
李茂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