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卓树
微微妈妈这个月的绩效考核不佳,眼看到手的奖金比上个月少了一半,心里很郁闷。微微没有察觉到妈妈的不快,兴奋地问起周末一家人去公园郊游的安排。微微妈妈不耐烦地训斥微微:“这么大的人了,一点也不懂事,满脑子就知道玩。”微微委屈地嘟囔:“上周已经说好了,怎么又变了?”妈妈暴跳如雷,拍了微微一巴掌:“你还学会顶嘴了!”微微哭着跑进自己的房间。
第二天,妈妈觉得前一天似乎过分了些,和蔼地对微微说:“我们今天去公园吧。”微微红着眼睛说:“我不想去了。”妈妈心想:这孩子太善变了。
父母心情不好的时候习惯性地迁怒于孩子,是在潜意识中把孩子视作自己的私有物,认为亲人之间没有隔夜仇,心情不好就拿孩子出气。事后,有些父母会忘得一干二净,有些父母会觉得后悔,又拉不下面子向孩子道歉,就选择在物质上补偿孩子。这种做法其实是最糟糕的,孩子非但不会感激父母,反而觉得莫名其妙。长此以往,孩子会变得脾气古怪、喜怒无常。
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父母和孩子对诺言有着不同的理解,比如去游乐园,父母会因为天气因素、个人心情的原因等取消或者更改约定,而孩子出于信任,非常重视并且期待和父母之间的约定,如果父母毁约,孩子会在一次次失望中失去安全感,不再信任父母。
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对孩子许诺,一旦许下诺言,就务必要遵守。万一因为工作上的事情或心情不好而无法遵守诺言,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诚恳地向孩子道歉,告诉孩子原因,与其沟通是否愿意改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