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8月5日 星期

王艳霞:扎根乡村教育 点亮孩子心灯


听完学生的演唱,王艳霞竖起大拇指称赞。

■文/图 本报记者 尹晓玉

家访、参加阅读指导师培训、察看校园操场修建工程进展情况是舞阳县保和乡朱耀环小学校长王艳霞在今年暑假干的三件事。王艳霞扎根乡村教育,在乡村小学工作24年,当了22年校长,不仅获得了“中国好人”、国家级优秀教师等荣誉,还带领朱耀环小学教师将朱耀环小学打造成河南省第四届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特色学校、漯河市义务教育教研先进单位。

1998年,王艳霞参加工作,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因工作能力突出,2000年,她开始担任九街镇王桥村小学校长。在王桥村小学,她每周上26节课,修理桌凳、粉刷教室、清理杂草、掏挖粪池这些活儿她都干过。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她四处奔走。2003年,她为该校申请到30万元资金,建起了漂亮的教学楼。

2008年,王艳霞担任保和乡朱耀环村小学校长。当时,朱耀环小学只有几十名学生。学校没有围墙、大门、操场,只有一座孤零零的两层教学楼矗立在三里河的河坡上。每到汛期,河水高涨,学生的安全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王艳霞每天上完课就骑着电动车找上级领导反映情况,争取建设资金。2010年,她争取到9万元资金,为学校修建了围墙,并安装了大门。后来,她又带领学校老师亲自动手在校门口修了水泥路,在校园内种植花草,开辟出一片平地作为操场。2012年,朱耀环小学成为舞阳县花园式小学,在校生逐渐增加到400多人。

王艳霞说,把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办好、教育好农村孩子是她努力的主要方向。

2018年5月,王艳霞在网上看到著名教育家、竹笛演奏家周波教授免费招收学员的消息。“舞阳是贾湖骨笛的发源地。我想,周波教授要是能来我们这里教孩子,该多好啊!”王艳霞说,有了这个想法后,她鼓起勇气,在丈夫的陪同下,到北京求见周波教授。为了省钱,夫妻俩在火车上站了十多个小时。见到周教授时,王艳霞的双腿、双脚都肿了,走路一瘸一拐。她的真情打动了周波教授。后来,周波教授带领团队到朱耀环小学,成立了贾湖笛文化留守儿童乐团,还为孩子们捐了价值二十多万元的钢琴、笛子、葫芦丝等乐器。

乐团的孩子们经过专家的指导,加上自己刻苦练习,逐渐掌握了竹笛演奏技能。近年来,乐团先后受邀参加舞阳县春节团拜会、市建党100周年文艺会演、省少儿艺术节演出。农村娃登上大舞台,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朱耀环小学被评为河南省第四届中小学体育艺术“一校一品”特色学校。

2021年8月,王艳霞在参加全国校长网上公益培训时,得知活动主办方打算为一所学校捐款修建塑胶操场。“我在网上查找主办方的信息,并递交了我们学校的详细资料。随后,经过一系列的答辩、论证等环节,我们学校被确定为捐赠对象。”王艳霞说,修建塑胶跑道必须先硬化操场。得知马云公益基金在全国举办乡村校长大赛,选拔出的20名校长可以获得50万元奖励,王艳霞立即报名。经过不懈努力,王艳霞最终在大赛中胜出,为朱耀环小学赢得了50万元奖金。她成为我省唯一获此奖励的校长。

今年暑假,在舞阳县教育局的支持下,朱耀环小学加快修建操场。“校长妈妈,我想你了。”8月1日,王艳霞到学校察看工程进度时,几名学生看到她,立即围了上去。“这几天有没有按计划读书?有没有人在家玩手机?”王艳霞开始和学生交流暑假读书学习情况。据介绍,为打造书香校园,暑假期间,王艳霞自费参加阅读指导师培训,边学边指导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在假期读书。

除了被评为2019年“中国好人”,王艳霞还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师、感动中原年度教育人物、河南省德育专家、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漯河市道德模范、漯河市首届名校长等称号,并当选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

在王艳霞的带领下,2019年,朱耀环小学全体教师被中央文明办授予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集体”荣誉称号。学校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中国好人”2人、漯河市道德模范2人、“漯河好人”5人。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