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01版)
理水造景 打造幸福水城
岁月匆匆而过。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幸福渠部分区段失去了原有功能,逐渐被废弃。近年来,我市奋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9年2月,幸福渠(市区段)生态水系连通工程(一期)开始全线施工。工程范围从幸福渠王前路(六支渠)节制闸至107国道,沿107国道东侧到淞江路,经淞江路北侧开挖明渠至交通北路,顺着交通北路西侧开挖明渠至会展路,然后斜穿交通北路到牡丹江路下预埋暗管,穿京广铁路与龙江生态城水系衔接,长度约12.55公里。
2020年5月,幸福渠(市区段)生态水系正式通水。如今的幸福渠(市区段)按照“生态、景观、水文化功能相融合,游人亲水活动及鱼类、水生植物生长需求齐满足”的设计理念,融入水生态文明、海绵城市建设新理念,打造了一条滨水游憩带和生态慢行区、滨水宜居区、休闲游憩区三个功能区。
渠水长流,像一条晶莹的珠链串起了五福园、文字园、幸福湖、淞江湖、牡丹江湖等景观节点。
沿幸福乐道走出幸福生活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很大程度上是对高品质生态服务系统的向往。幸福渠生态水系建设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方面发挥了大作用,尤其是依托幸福渠(市区段)修建的幸福渠乐道,全长20公里,集生态、休闲、健身、观光、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使群众有绿道走、有风景看、有健康常识学……
8月10日,经历了一轮高温天气后,我市迎来了难得的凉爽天气。傍晚,忙碌了一天的人们陆续走出家门,享受户外的凉意。很多人沿着幸福渠乐道散步,看鱼儿在水中嬉戏,观蜻蜓自在飞过。“幸福湖就像俺家的后花园。一家人早上沿乐道快走锻炼身体,晚饭后到湖边散步,身心都很放松。”市民刘晶告诉记者。
在嵩山路东侧的亲水区域,一些孩子在家人的照看下玩水。“有水的地方就凉快。俺经常在晚饭后来这边散步。”今年78岁的赵大爷夫妇告诉记者,他们住在淞江小区,经常沿幸福渠乐道散步。
记者跟随游玩的人群沿着幸福渠乐道继续向东走,看到有休息区、有四季养生知识介绍……在幸福渠淞江湖段,市民正伴随着动感的音乐跳健身操;孩子们有的围着护栏赏鱼,有的在湖心栈道上追逐玩耍,家长脸上笑意盈盈。
“我在嘉业城市花园小区住,每天早上都会沿幸福渠乐道慢跑,既欣赏了风景,又锻炼了身体。”市民宋先生说。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挥河的优势,做足水的文章,建设中原生态水城,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
如今,伴随着沙澧河开发建设、幸福渠(市区段)通水开放、沙澧连通工程通水运行,我市的生态水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依托这些水系修建的乐道,宛如一条条“绿色动脉”,成为绿色出行便民道、城市体验风景道。
奋进“十四五”,开启新征程。漯河将深入实施“四水同治”,统筹推进生态水系建设,规划建成1000公里以上的乐道,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