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雨污分流施工现场(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杨 光 摄
阅读提示
市第八次党代会召开一年来,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及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高质量推进产业、创新、城建、改革开放、“三农”、生态、民生、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市委、市政府着力推动的重点工作、创新工作,本报策划了一组深度报道,分别从产业发展、工作机制、能力作风、民生实事等方面,展示我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抓住构建新发展格局机遇,以产业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以机制创新推动重点工作高效落实,以新思路和大手笔做好“产、城”两篇文章,以能力作风大提升开创工作新局面,奋力推动“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争当全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排头兵的生动实践和精神风貌。本报今日推出《要面子更要里子》,报道我市大力实施雨污分流、排水泵站建设、外围河道治理等工程,有力提升城区防汛排涝能力的做法。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蒿中刚
“今天我们小区门前没积水,淞江芳园东门也没积水,比上次降雨时强多了。看来,只要不是特大暴雨还是能迅速排水的……”7月5日上午,家住昌建玫瑰花园小区的市民刘兴强告诉记者。目前,我市城区基本做到大雨不积水,特大暴雨情况下快则一小时、慢则两三个小时积水明显减少。
近年来,我市实施城区防汛“夏病冬治”,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统筹环保、“四水同治”等工作,在每年冬春季节和汛期来临之前,大力实施雨污分流、排水泵站建设、外围河道治理等工程,从根本上破解城区排涝瓶颈,有力提升了城区防汛排涝能力。
大力实施雨污分流
完善城市排水设施
近年来,随着我市主城区建设步伐加快,老旧的排水管网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部分城区一到雨季就开启“看海”模式,给市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实施雨污分流,不仅提升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更补齐了老旧城区排水管网的短板。
2018年,市委、市政府把雨污分流工程作为民生工程、良心工程和环保工程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