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准确把握城乡统筹发展新内涵,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
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按照“一把扫帚扫到底”的原则,每年财政列支预算绩效管理引入第三方服务公司,通过建立数字化运营中心,实现远程管理、实时监控、动态指挥等,达到“五有”标准,即有齐全的设施设备、有成熟的治理技术、有稳定的保洁队伍、有长效的资金保障、有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围绕农村垃圾日产日清的目标,将全区27个行政村划分成130个保洁网格,配备农村保洁员1714名、网格长130名、车辆驾驶员200名,进行科学化、精准化、网格化管理,实现全区行政村垃圾治理全覆盖。
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建立健全“户分类、村收集、公司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运行体系,保洁员负责辖区的日常保洁,并承担试点村生活垃圾分类等职责,机扫车、洗扫车每天对主要干线、集镇道路清扫或冲洗,全面推行“桶换桶”和“桶装车载”直运新模式,提高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效率,根治了垃圾围村等乱象。同时,全面总结推广姬石镇姬石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建设经验,将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和积分兑换平台结合起来,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全面推广“环卫保洁和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协同处理”新模式,助推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形成严格督查考核新常态。建立有序的工作推进机制。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EPC项目实施情况,将全区27个行政村分为16个基础较好的一类村、6个基础一般的二类村和5个基础较差的三类村。一类村以整体提档升级为主,推进环境从“净”到“美”转变;二类村以公共空间治乱为主,突出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问题;三类村以常态化清扫保洁为主,先易后难、以点带面、梯次突破。建立上下互动的督导机制。(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