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8月22日 星期

我市全力抗旱保秋


(上接01版)各县区也成立相应组织,旱情发生地乡村实行干部包片包村、包组包户责任制,实现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有力组织群众抗旱浇水。8月10日以来,全市日浇地近二十万亩。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和市气象部门充分发挥墒情自动监测系统作用,通过物联网四情监测系统,严密监测农田土壤墒情变化,做到实时精准预报。同时,增加人工监测频次,进一步扩大墒情监测覆盖面,为抗旱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8月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市气象局、市水利局等部门多次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高温极端天气预警信息,指导农民做好高温热害和干旱防范应对工作。

我市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加快今年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进度。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进度已完成87%,资金拨付进度达61%,均居全省第一。全市共有机井60163眼,为抗旱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强化技术指导。市农业农村部门成立6个专家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乡村发放技术明白纸、复合种植技术挂图、病虫防治技术挂图,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大喇叭等开展多角度、大剂量宣传,指导农民及时抗旱、科学管理、减灾防灾。强化值班调度。实行24小时抗旱保秋工作值班和领导带班、日报告制度,对全市受旱地块进行动态排查,实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据市气象部门预测,8月底前我市气温仍然偏高,且无有效降雨,旱情可能持续扩展蔓延。为切实组织好抗旱保秋工作,我市将树牢抗大旱、抗长旱思想,科学部署,强化指导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抗旱,充分挖掘沟、河、坑、塘等水源,采用多种方式浇好水、浇关键水,做到应浇尽浇,同时确保人、畜饮水安全。抓好后期田间管理。结合秋作物实际,及时追施穗肥,加强系统监测和田间普查,全力遏制重大病虫成灾。加强天气、旱情信息调度,及时研判会商,做好人工增雨、抗旱物资等各项保障,严防旱涝急转,努力把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确保秋粮生产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