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高温高湿的环境极易引起肠道传染病、皮肤病等。如何做好个人健康防护?以下知识点须掌握:
汛期易导致日常及工业废水与饮用水混合。水源污染会引发多种健康问题。汛期,预防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做好“三管一灭”。
管好饮用水卫生。做到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保证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于临时饮用的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消毒。
管好食品卫生。受灾之后,不要食用被水淹、变质的食品,不要吃隔夜饭菜,不吃凉菜,不要随意食用野蘑菇,避免中毒。灾民安置点要加强对食品原料、食品容器的卫生管理,还要注意将生食、熟食分开放置,剩下的食物放进冰箱冷藏,且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
管好粪便。不要随地大小便,排泄物要排放在指定区域。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更不可乱倒。
做好灭蝇工作。粪缸、粪坑中要加药杀蛆。室内用苍蝇拍、吸蝇纸灭蝇。食物用防蝇罩罩住。
暴雨过后,低洼区域易积水,滋生蚊虫。尽量避免到户外蚊虫多的地方活动,减少皮肤暴露,也可提前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驱蚊用品。清除积水、污水,在蚊虫滋生处撒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避免潮湿。搞好个人卫生,勤换衣服及床单。蚊虫叮咬后,如果出现皮肤溃烂或发热情况,要及时就医。
市应急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