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晨阳)今年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谢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契机,做好“加减乘除”,全面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微景区”,在环境提升上做“加法”。积极推动“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赞、群众跟着党员干的工作局面。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充分利用发展路、东山路贯通的优势,重点实施方庄、牛赵等村人居环境整体提升工程,实现中山公园、青龙河湿地公园、青龙河主题公园与美丽乡村的有机融合。
划好“责任田”,在集中清理上做“减法”。落实网格化管理,采取“一格四包、一天两检”制度,村内每个网格均由1名村干部、1名党员、1名村民代表、1名环卫工人分包管理,责任人每天到责任区检查2次,形成了日检查、日通报、日整改的高压态势。对农村垃圾进行精准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化、末端资源化,多举措、精细化推进各村“生态宜居星”创建。
发扬“大脚板”,在宣传教育上做“乘法”。充分利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和微信群、广播、条幅等,广泛宣传“五星”支部创建标准。同时,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走访活动,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推动“生态宜居星”创建。
定好“硬规矩”,在陈规陋习上做“除法”。严抓“门前三包”落实成效,将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构建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有问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党员带头清除私搭乱建,群众主动整治房前屋后环境,解决了人居环境整治易反弹的难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