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9日 星期

多彩劳动课 走新又走心


9月7日,市实验小学学生在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收花生。

本报记者 范子恒 摄

■本报记者 刘净旖

今年秋季开学,劳动课已经写入了各个学校的新课表。我市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立足自身特色和教师特长,开发出各具特色的课后服务课程。

9月7日,市实验小学组织师生到107国道与龙江路交叉口附近的劳动实践基地进行劳动实践。孩子们在田中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在培土,有的忙着抬水、浇水。虽然他们动作略显笨拙,但大家的脸上满是认真。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劳动种植技能,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植物种植的相关知识。今年4月,在市农科院大力支持下,市实验小学进行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设置了劳动实践活动区,定期让学生轮流参与田间劳动。基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及桃树、石榴树等果树,兼种红薯、土豆等。

“结合植物的生长特点,学校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种植、管理、采摘。有的老师还将课堂搬进基地,如孙珺老师在基地给学生讲五年级课文《落花生》,让课堂教学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市实验小学学生发展处主任谢迎莹说。

今年暑假,在漯河小学的劳动实践基地里,市农科院专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教孩子们专业知识,指导他们挖坑、播种、填土、浇水……

对于劳动的含义,漯河小学德育处主任刘阳有着自己的理解。“我们开发劳动实验田,把劳动教育纳入必修课,让孩子们体验不同时节的劳作,提升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田园劳动与语文教学结合,教学生记录一颗种子的生长过程;田园劳动与数学教学结合,教学生用所学知识丈量不同形状的苗圃,认识边和角的关系;田园劳动与德育教育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刘阳说。

在开学第一周,漯河育才小学组织一年级学生开展了“遇见更好的自己”劳动实践活动。该校一年级学生家长陈浩告诉记者,孩子虽然年龄小,但做起家务十分认真。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既减轻了家长的负担,也锻炼了身体、增进了亲子感情。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