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北附实验学校提供
■本报记者 李文姣
闫茜是漯河北附实验学校中学部的一名英语教师,也是该校中学部文科教研组组长。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是她身上最鲜明的特征;严慈相济、亦师亦友是她留给学生最深刻的印象;教学相长、不断进步是她不懈的追求。
闫茜从事英语教学只有五年的时间,但有三年都在带毕业班。“优秀”是学校领导和同事对她的一致评价。对待教学,闫茜一丝不苟。备课时,她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观看优质微课、做大量的中考题,以求精准把握重难点和考点,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上课时,她严抓课堂常规,把老师讲授重难点与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上台展示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课下批改作业时,闫茜会用不同的符号对学生作业进行标记,划出解题的线索启发学生思维、标出因粗心马虎做错的地方、画出可爱的表情包、写下个性化的评语。中午休息时,她会在教室或者办公室为学生辅导功课。她带过的班级英语成绩优异,考上重点高中的人多。“看到学生成绩一点一点提高,我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闫茜说。
九年级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内心非常敏感脆弱。在中考面前,学生想要赢得这场比赛,除了要有优异的学习成绩,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强大的抗挫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课余时间,闫茜就是学生们的知心“茜姐”。操场上,有她和学生一起跳绳、跳远、散步的身影;走廊上,她和学生爽朗的笑声时时传来;舞蹈教室里,她和学生一起为比赛积极准备……面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她总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开导他们,做他们坚实的后盾。
作为教研组长,闫茜明白自己肩上的责任。她说:“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既是对我的信任,也是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要带领同组教师一起进步。”在听新进教师的课时,她会诚恳地提出意见,帮助新教师培养自信、迅速成长;在组织教师上优质课时,她会鼓励教师畅所欲言,并提出建议。日常教研中,她是老师们的“主心骨”。她说,老师们是她学习的动力。她一边努力学习名家的教学方法,一边积极地向身边的老师学习、向学生学习,身体力行地践行教学相长,争取个人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