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的周四下午4:20,都是市第二实验中学的社团活动时间。七年级700多名学生根据自己选修的内容,走进所在教室参与课后服务活动。“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9月22日下午,该校合唱团老师正带领社团学生排练歌曲《我的祖国》。社团教师刘文说:“我们社团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兴趣,还要厚植他们的家国情怀。”该校开展课后服务后,全校音乐、体育、美术、心理等学科的教师都挑起了大梁,尤其是体育老师,课时量明显增加。“我们学校七年级有12个班,我带了4个班,每周平均有12节课,每天上午和下午大课间还各有2节社团课。”体育教师刘晨璐说。
每天下午6:30~7:00,是学生的“读报堂”时间。“读报堂”是“双减”政策实施后该校开设的课程,主要带领学生观看时政新闻等。在短短的半个小时里,学生可以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时事、洞悉民生百态、学习先祖智慧。“读报堂”寓教于乐,轻松有趣,很受学生的欢迎。
七(12)班学生靳若溪报了她最喜欢的篮球社团。她的妈妈说,本以为上了中学就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了,没想到中学的体育活动时间比小学还多。七(7)班学生白子涵的爸爸说:“孩子们在一起学习氛围比较好,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回家后,孩子有了更多的睡眠时间,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另外,放学时间推迟后,我们家长也不再为没时间接孩子放学而焦虑了。”
市第二实验中学校长庞瀛亮介绍,该校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兼顾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出抓好完善课后服务、优化作业管理、提高课堂质量三项重点工作,在作业负担上做“减法”,在课后服务上做“加法”,开设了32门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后服务课程,体现了“教师广参与、学生全覆盖、课程多选择、实践为主体”的特点。
朱崇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