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10月14日 星期

普速不普通 高铁更便利


漯河西站志愿者为残疾乘客服务。

■文/图 本报记者 朱 红

2012年9月28日上午8时3分,漯河首趟高铁G635次列车驶入漯河西站。从10年前建站时的每天16趟车次,到如今的每天115趟车次,漯河西站高铁班次越来越多。

早晨喝过胡辣汤从漯河出发,上午到武汉吃热干面,下午赶到深圳梅沙去看海。随着高铁的开通,对漯河人来说,这一切变成现实。

“高铁没开通前,我每次往返漯河和深圳,都要先乘坐普通火车到广州,再转乘和谐号列车到深圳,总共要花20多个小时。如今,我6个多小时就能直达深圳,真是太方便了。”在深圳工作的王先生说。

漯河西站的建成投用,给市民带来的不仅有速度,也有贴心的服务。出站口设有“温馨换衣间”,方便南来北往的旅客换装;候车室的开水房旁设“温馨就餐台”,避免旅客蹲着进食的尴尬;候车室内设置“学习园地”,解决学生没地方写作业的难题……漯河西站推出的一系列便民举措,不断改善旅客出行体验。

此外,漯河西站还设有母婴室,内有婴儿床、纸尿裤等;设置热水间、免费充电处、军人候车室等。

普速列车也是许多人优先选择的出行方式。近年来,漯河火车站不断优化购票和乘车体验,让普速不普通。

2020年,漯河火车站新增24个核验闸机通道,设置“开车前20分钟急客快速通道”,优化“中转换乘”流程。同年6月,普速铁路电子客票系统一次性整体切换成功。

近年来,漯河火车站先后完成旅服平台、电子客票等设施设备改造20余项,旅客不用取票即可直接进站,电子客票、无感支付等一系列智能化、数字化举措极大方便了旅客出行。

为完善服务标准和流程,漯河火车站开通爱心绿色通道,形成“一处受助、处处联动”的服务模式;增设老年人购票窗口和老年人专用通道;配备非处方常用药、针线、捆绑带、便签、简易维修工具等,为旅客提供应急服务。

漯河火车站还创新性推进高铁、普速联程接续,完善同城、同站、同站台中转换乘,近两年共开行旅游专列20余趟,“网红”专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漯河火车站站前广场是我市的出入窗口,带给每位旅客对这座城市的最初印象。今年6月,市城市管理局市政建设和公用服务中心对漯河火车站站前广场进行改造。整修后的漯河火车站站前广场整洁、美观、大气,以靓丽的容貌迎接八方宾客。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