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左荣带领孩子进行晨读。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本报记者 于文博
参与公益晨读、开展乡村诵读活动、指导学生朗读、促进文化交流……作为全民阅读推广人,多年来,左荣身兼数职,作为阅读者、领读者、推广者、传承者,把中华语言、文化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引导人们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涵育文明、改变命运。近日,记者采访了左荣,倾听她与阅读的故事。
孜孜不倦的阅读者
左荣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身上带着浓浓的书卷气。受父亲的熏陶,左荣从小就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她的印象里,小时候的家中到处都是书,她每天最高兴的事就是沉浸在阅读中。进入大学后,左荣选择了中文系,阅读了大量文学、历史、社科方面的书籍。
如今,已是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的左荣还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她家的书架上满是书籍,许多书都有多次翻阅的痕迹。“我从阅读中受益匪浅,很多知识印在了脑海里,需要的时候脱口而出。”左荣说,因为阅读,她对生活和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胸襟更加豁达、处事更加从容。
读书是和前人的对话,从中可以学到无穷的知识。“越读书越感到自己的不足,越读书越感到生命的伟大和生活的多彩。从书中我们可以汲取大量的正能量,将其转化为动力,人生会因此有别样的风景。”左荣告诉记者。
甘于奉献的领读者
“阅读不仅要投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还要勇敢表达。”左荣说,朗读是一种需要有口有心的阅读方式,既体现了中华文化之美,也体现了中华语言之美。这是她一直践行的全民阅读推广方式之一。
2022年暑假,在沙澧河风景区,经常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左荣以公益晨读领读人的身份,带领孩子和家长诵读唐诗宋词。在公益晨读中,她经常在微信群中发送相关知识链接,对孩子的朗读视频逐个进行反馈点评,引导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
左荣不仅积极参与公益晨读,还经常参与各类公益讲座、诗词诵读活动。
在活动中,她教孩子朗读技巧,教孩子把每一句古诗都想象成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她告诉孩子诗词背后的故事,如李白的潇洒浪漫、杜甫的厚重笃实、苏轼的乐观豁达,也告诉他们寒食节是怎么来的、中秋节有哪些习俗等。
身体力行的推广者
在学校、社区、乡村,都留下了左荣推广全民阅读、弘扬中华文化的身影。
“作为全民阅读推广人,我希望将书籍中蕴藏的正能量和中华文化之美很好地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左荣说。
左荣经常到乡村调研走访,她发现农村儿童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孩子是留守儿童,他们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引导,在阅读方面有着较大的缺失。”左荣告诉记者。为了帮助农村儿童用书本打开世界,左荣常年坚持深入基层,积极推动农家诵读学堂落户,为农家孩子开启一扇热爱阅读的窗户。另外,左荣坚持到乡村学校公益支教、捐赠书籍、举办朗诵活动等,引导孩子通过阅读滋养心灵。
左荣是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河南省评委,曾担任河南省首届诗歌春晚导演、漯河市经典诵读评委等。她曾被评为全国文化扶贫先进个人、河南省十佳诗诵活动家、河南省朗诵艺术播种者——全省十大朗诵活动家、“2020全民阅读”河南省十大阅读播种人、漯河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等。2018年,受韩国大邱中国文化院邀请,左荣代表中方率团赴韩参加首届中韩诗会,将中国文化带出了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