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陶小敏
通 讯 员 冯艳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降低物流成本。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作为全市现代物流的核心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先行区,将围绕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着力做好结合转化文章。”近日,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张书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一港三区三基地”建设目标,做大做强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两大主导产业,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决战四季度、确保全年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示范区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示范区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制定学习培训宣传方案,分类分步抓好实施,积极开展学习研讨、理论宣讲,举办微党课、文艺演出,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用实干去创造,以奋斗来作答,助推各项工作在全市创一流。
张书民说,全区上下将对标对表新要求、新部署、新任务,着力抓好工作谋划,深入研究明年经济工作,为开好局、起好步赢得主动。
在融入发展上走在前。坚持以港口为依托,抢抓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加快推进临港铁路专用线、漯河港二期、沙河航道升级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公水铁”多式联运综合交通优势,做强大枢纽,发展大物流,畅通大循环,积极对接郑州航空港、郑欧班列等,为漯河打造郑州都市圈开放枢纽节点和综合物流副中心提供强有力支撑。
在招大引强上求突破。聚焦临港经济、冷链物流两大主导产业,以招商引资“五比五看”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聚焦主导产业、瞄准头部企业,锁定“两图一表”中的270家企业,精准出击,再招引一批头部企业和延链补链项目入驻园区,确保实现招引一个龙头、落地一组企业、成就一个链条。
在重点项目上增后劲。以“三个一批”和“万人助万企”活动为抓手,以“双十工程”为载体,围绕开工率、投产率、达效率,完善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坚持例会调度、并联推进、容缺办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攻坚力度,力争一批重大项目快建设、早投产。
在城乡融合上作示范。坚持以城带乡、以城促产,按照“党建引领、试点先行,龙头带动、项目支撑,城乡一体、全域美丽”工作思路,推动城市资源与农村共享、主导产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建设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稳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生态文旅示范工程等,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城乡医疗、教育、养老等“七有八化”一体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致力建设城乡一体发展先行区、生态宜居首选区,力争在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上当标杆、作示范。
在守牢底线上强担当。不断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用好不间断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隐患这一基本抓手,聚焦政治安全、意识形态、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等,常态化开展拉网式排查,及时督促整改提升,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持续保持和谐稳定的发展大局。
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尽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扎实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深入实施“151”党建引领示范工程,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党建高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拉高标杆、苦拼实干,坚持走在前、作示范,以起步就冲刺、开局即决战的精神状态,奏响‘一港三区三基地’现代化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强音!”张书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