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12月12日 星期

落实“新十条” 疫情防控新变化


■本报记者 杨 光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新十条”),我市积极落实,切实解决疫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更加科学精准、有序有效推进疫情防控工作。

落实“新十条”,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出现了不少新变化。近日,记者围绕市民关注度较高的核酸检测采样点设置、发热门诊就诊、涉疫物资保供、新冠疫苗接种等问题进行了采访。

核酸检测采样点重新规划

记者从市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部了解到,按照“新十条”规定,自12月9日起,我市对常态化核酸检测服务工作进行调整。

核酸检测采样小屋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减少了核酸检测采样点。目前,进行核酸检测的主要为感染风险较高人群。如果去核酸检测采样小屋,排队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2米安全距离,自备酒精小喷壶消毒。核酸检测采样小屋开门时间有变化。要多留意官方发布的消息。

1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的通知》。居民可以自备一些抗原检测试剂,如果感觉身体不适,先自测;如果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可以居家隔离治疗,按照居家隔离治疗人员用药指引选择合适的药物;病情加重时,由辖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及时协助前往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就诊。

发热门诊24小时开放

12月11日,记者在市中心医院看到,医院南门东侧有一栋独立的4层小楼。该院的发热门诊就设在这里。

“医护人员根据就诊患者情况,按照儿童、成人,流行病学史及临床表现,对普通发热或感染新冠病毒发热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护士长李璐告诉记者,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明显减弱。近期,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都是轻症或无症状感染者。医生会开一些对症的药物,患者遵医嘱居家隔离即可。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随时住院治疗。

“按照发热门诊的设置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24小时开放。”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除市、县(区)二级以上医院设有发热门诊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也设有发热诊室。发热门诊(诊室)落实首诊负责制,有序做好发热患者诊疗工作,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居民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到附近发热门诊(诊室)就医,就诊过程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做好个人防护,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可以居家隔离治疗,加强健康监测,病情加重时及时就医。

多举措保涉疫物资供应

随着防疫措施的调整,部分感冒药品、口罩、抗原检测试剂出现断货或涨价的情况。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12月7日,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医疗药品及用品价格行为提醒告诫书。12月10日,市市场监管局召开疫情防控相关药品保供座谈会,全市13家药品批发企业、连锁总部负责人承诺,拓展采购渠道,畅通销售渠道,确保我市涉疫药品充足。

此外,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支队60多名队员,深入市区医药经营主体开展拉网式检查,严格依法查处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同时,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发现价格违法行为,保存好相关证据并拨打12315举报。

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新十条”明确提出,聚焦提高60岁~79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

记者从市卫健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累计为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129.32万剂次,全市60岁以上老人首针新冠疫苗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均在90%以上。监测数据显示,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安全性良好。近期,我市60岁以上老人接种率有所提高。12月9日,全市共有162名60岁以上老人接种首针新冠疫苗,其中80岁以上的66人。

据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全市各个接种点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上门接种等方式,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安全便捷的接种服务。

此外,60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与全程接种时间间隔由6个月调整为3个月以上,意味着老年人完成全程接种后可以更快接种加强针,以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广大老年朋友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符合加强针接种条件的尽快接种,为个人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