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2月2日 星期

特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于文博

摄影展、书法展、文艺演出、祭祖仪式……今年,中国首批传统村落、河南省第六批历史名村——郾城区裴城镇裴城村的春节充满了文化味。近日,记者走进裴城村,感受其厚重的历史,了解其文化振兴之路。

裴城村原名洄曲,因唐朝名相裴度而改名。为了纪念裴度,村里建了一座裴公桥。村内现有东西和南北两条主街,东西街即古官道。沿着古官道西行几百米就是洄河石拱桥。裴城村的老宅较为著名的是彭、杨、贺、苏四大院。四大院中最壮观的是彭家大院,七进七出,大气古朴。据了解,裴城村自古商业繁盛,目前有明清时期的传统民居等76座。

1947年11月,豫陕鄂五地委五专署在郾城、舞阳、临颍、许昌和襄城交界处建立沙北县委,下辖大张、樊湖、纣王城、北舞渡、麦岭和台王6个区委。沙北县委设在裴城村期间,战士们就住在村民家中,和当地百姓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共和国开国将军苏进的故居也在裴城村。为了纪念苏进将军,苏进故居大门前的路被命名为将军路,村里的一座桥被命名为将军桥。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近些年,裴城村以红色文化、千年古村落文化等为依托,保护、修复古建筑,开展红色教育,走上了文化振兴乡村之路。2021年,裴城村文化合作社成立。为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合作社的负责人杨合兴编写排演了大型现代戏曲《将军情》。除此之外,合作社还排演了大型现代戏《洄河儿女》《好书记》《三子争父》《母亲》等,创作了村歌《裴城美》等。结合裴城村的红色文化,杨合兴编写了16万字的材料,为前来旅游的游客义务讲解。

近年来,裴城村共接待红色旅游和传统村落旅游团队400多个,游客达10万多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打卡地。2022年,裴城村入选第二批全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名单。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