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文姣
2022年,为创设和谐稳定的育人环境,全市教育系统建立“12345”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即明确一个目标,加强双重预防,守好三道屏障,夯实四项责任,建立五种规范),扎实推进“三零”(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倾力绘就我市教育平安和谐的美好蓝图。
全市教育系统对照“组织领导保障有力、治安防范严密有效、矛盾纠纷妥善化解、重点人群帮教到位、安全隐患整治有效、法治建设持续深入、公共服务优质高效、人民群众普遍满意”的创建要求,明确工作定位,做到精准施策、定向发力,为创建“三零”平安校园奠定基础。
目前,全市已建成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的学校共计117所,运行情况良好。为构建集双重预防、视频监控、校车管理、明厨亮灶、安全用电、智慧消防于一体的防控体系,全市校园安全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建设项目已启动,投资150余万元。
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全市教育系统围绕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内容,积极推动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对各县区、市属各学校安全教育每月进行量化排名,分别对双重预防体系在线巡检率、校车检验情况、“互联网+明厨亮灶”在线率等安全工作印发月度工作通报,督促县区及市属学校查漏补缺、补齐短板。
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针对校舍、用水、用电等重点环节和部位,实施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风险和隐患,逐一建立台账,制订整改方案。2022年以来,共检查学校1615所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305处。
深化巩固校园安全专项整顿工作。建立“学校自查、县区排查、市级抽查”三级督导检查体系,实现督导检查常态化。市教育局联合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全年开展市级校园安全联合检查50多次。2022年,市教育局通过三级督导检查体系共检查学校2000多所次,下发整改通知书71份,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学校主体责任、家庭管理责任。实行“五化”工作法,进一步规范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着力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安全责任全员化。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安全管理责任。安全意识前瞻化。针对校园安全内容多、覆盖面广、工作标准细等现实情况,推出图文结合的简报,讲解校园安全知识要点,着力解决校园消防安全、食品留样等重点工作。防范管理精细化。严格落实安全十项制度,形成管理闭环。处置预案程序化。建立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使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切实维护全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2022年,市教育局先后获得市平安建设考评优秀单位、市安全生产优秀单位、市防灾减灾救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