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在摊位前挑选商品。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你好,我可以用两根铅笔换你的这个发卡吗?”“同学,这本书怎么卖?”……2月18日,在新闻大厦院内西南角,叫卖声不绝于耳,漯河日报社的小记者在这里开展跳蚤市场活动。现场摆着一个个摊位,小记者化身小摊主,体验当老板的乐趣。
当天下午两点多,小记者带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在摊位前忙碌起来。摊位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文具、玩具、课外书等,现场俨然一个小的商品市场。小记者孙艺果和妹妹孙艺萱将一张垫子铺好后,开始摆放精心挑选的商品:故事书、贴画、练习册、玩偶……“这些东西有的是闲置的、有的是珍藏多年的。在跳蚤市场上,希望它们能找到新的主人,实现新的价值。”孙艺果说。
除了当老板,小记者也扮演顾客的角色。他们停留在各个摊位前,用自己的商品换其他小摊主的商品,或以实惠的价格购买商品。现场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我弟弟喜欢这个玩具。我可以用橡皮和你交换吗?”小记者陈昶君看到弟弟在一个摊位前,拿着一个玩具爱不释手,上前为弟弟交换。“没问题,拿走吧。”小摊主接过橡皮笑着说。
家长也参与其中,当起了小摊主的助手。“家里有不少孩子闲置的东西。跳蚤市场活动让这些旧物发挥了‘余热’,实现了循环利用。”小记者袁舒茉的妈妈应真真说,此次活动既锻炼了孩子,又让他们体会到赚钱的不易,学到许多课堂之外的知识。
活动结束后,小记者满载而归。“希望以后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使物尽其用,也促使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一名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