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称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痛病,多由外感、外伤、劳累、肾虚等引起腰部经气阻滞或经脉失养所致。
中医讲腰为肾之外候,诸脉多贯于肾而络于腰背。腰痛与肾及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病损相关。故凡年高、病久,劳倦过度,情志所伤,房事不节而使脏气虚衰;或因感邪、外伤而使腰部经脉不利,气血不畅等,皆可导致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是因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组成)的退变,同时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腰椎退行性疾病。
临床常见的腰痛类型有寒湿腰痛、劳损腰痛、肾虚腰痛及急性扭伤腰痛等。寒湿者,腰部重痛,得热痛减,发作与寒冷阴雨气候有关。劳损者,多有陈伤宿疾史,劳累痛剧,腰部强直酸痛。肾虚者,腰痛隐隐,绵绵不已,病程日久,伴肾虚等症状。急性扭伤者,腰部突然剧烈疼痛,转侧俯仰不能。
95%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可能表现出脊柱侧凸、腰椎活动度减少、肌肉萎缩或肌力下降等;重度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会出现大小便障碍或鞍区感觉异常。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以保守为主,尤其是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生活管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考虑进行微创、椎间孔镜治疗;对于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以考虑开放手术治疗。郭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