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或者做错了事,家长惯常的做法是批评、责罚。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批评、责罚不可取,希望找到一种更好的教育方法管教孩子。这里,我推荐计时隔离。
计时隔离,指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比如乱发脾气、打人骂人等,被要求暂停一切活动,回自己房间或者待在某个角落,独自冷静一段时间。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 让孩子冷静下来而不是遭受惩罚。计时隔离,看似用孤立的方法惩罚孩子,实际并非如此。它是给正发脾气的孩子一个冷静下来的机会。
隔离,一般是让孩子回自己房间或者让孩子站在墙角。房间和墙角一定要安静,没有电视、手机等电子设备,又在家长的监控范围内。隔离,不是有些家长理解的“关小黑屋”或者将孩子置于陌生处。因为“关小黑屋”或者将孩子置于陌生处,会让孩子心生恐惧,不利于孩子冷静,对其身心发展也有不良影响。
2. 隔离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计时隔离,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情绪确定需要隔离的时间。一般建议,几岁孩子就隔离几分钟。比如,孩子3岁,那对其隔离的时间最好不超过3分钟,当然也不要短于1分钟,否则起不到作用。
3. 事先警告。家长可将计时隔离视为罚站。孩子犯错后,如果家长决定罚孩子站,一定要先提出警告,并告诉他罚站的原因。比如,吃饭时,他只顾玩不吃饭,还不让家长吃饭。家长可以警告孩子:“你可以不吃饭,但不能影响爸爸妈妈吃饭。如果你再不让爸爸妈妈吃饭,就要被罚站了。”事先提出警告,让孩子明白其行为的后果,也可以制止孩子继续无理取闹。
4. 隔离结束后,要给孩子讲道理。计时隔离是为了让孩子冷静下来,等他情绪平复后,家长要给他讲清道理,告诉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正。如果不让孩子先冷静下来,家长讲再多的道理也是白费,因为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据《现代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