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漯河市人民政府通报了2022年度全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目标考核巡察情况,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人防办)被评为“防灾减灾救灾优秀单位”。这是该办连续两年获此荣誉。
2022年以来,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人防办)扎实履行“战时防空、平时服务、应急支援”职责使命,充分利用人防战备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为全市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高质量修编各类方案预案。在全省率先成体系完成市、县(区)、街道和重要经济目标人民防空方案计划修编工作,为战时开展城市防空袭行动提供了基本依据。制订印发《漯河市人防工程防汛救灾应急预案》,在组织领导、应急响应、物资器材保障、专业力量配置等方面周密安排部署,确保了汛期各类人防工程安全稳定。
高标准推进人员防护体系建设。全年新建人防工程超9万平方米,超额完成省定目标任务。年内新建、改造居民防空应急疏散避难场所11处,补充应急帐篷、移动发电机、警报器等200余件套,为战时、灾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充足可靠的疏散掩蔽场所。
深入开展防空防灾宣传教育。结合“3·1”国际民防日、“5·12”防灾减灾日、“9·18”防空警报试鸣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人民防空“五进”宣教活动,截至目前已组织各类防空防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网络、进乡村活动20余次,受教育群众9万多人。
扎实组织训练演练。采取自建或依托方式,组建了13支近3000人的人防专业队和志愿者队伍,依照训练大纲常态化开展训练演练,先后组织、参加了省军区指挥所研究性演习、“9·18”防空警报试鸣、“漯防—2022”防汛抗灾疏散演练、机动指挥车跨区支援演练等30余次演训活动,有力提升了国防动员系统遂行使命任务能力。
建强基层防空防灾能力。以承担全省人防指挥信息系统集成化网格化试点任务为契机,依托召陵区东城街道打造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示范点,通过设立社区人防工作站、组建社区人防志愿者队伍、上线“漯河人防地图”小程序、开发人防指挥调度系统等措施,有效打通了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服务人民群众“最后一公里”。试点经验被《中国国防报》《河南人防》《漯河日报》等媒体报道,入选全省人防系统2022年“十大亮点工作”。周东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