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6月30日 星期

正确认识“介入无植入”疗法


■专家链接

张伟,市六院(市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冠心病分会专业委员、河南省心衰学会专业委员、漯河市康复学会专业委员。他多次到郑大一附院、郑州市心血管医院进修,取得冠脉介入资质,可独立完成心内科冠脉造影、急诊及择期冠脉支架植入、临时及永久起搏器植入、射频消融术、肾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等心内科手术,擅长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抢救及治疗。他曾发表国家级论文5篇,获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先后被评为市“十佳市民”、抗疫先进个人、青年技术岗位能手等。

近日,一名36岁的男性患者因突发胸痛到市六院就诊。心内科介入团队在排除患者禁忌证后,精准操作,给予严重狭窄部位药物球囊扩张治疗。术后,患者胸痛不适缓解,目前可自行活动。

药物球囊是“介入无植入”的代表性治疗方案之一。药物球囊是在球囊上涂上预防细胞过度增殖的药物,然后通过导丝输送到冠脉病变处,球囊扩张充盈紧贴血管壁,使药物与血管内膜紧密贴合,待药物在局部释放完毕,球囊再撤出体外,起到预防血管再狭窄的作用。

药物球囊适合哪些病人?一是支架内再狭窄的患者。如果支架内出现了再狭窄,再次支架形成了支架套支架的情况,血管腔进一步狭窄,更容易导致血管再次堵塞,此时药物球囊是最佳选择。二是小血管病变患者。目前市场上的支架直径最细的为2.25mm,所以对于2.25mm以下的血管无支架可选;且血管直径相对太细的血管,即使能做支架也容易发生再狭窄。三是分叉病变患者。以前,分叉病变的双支架技术操作复杂、花费时间较长,药物球囊的问世大大简化了分叉病变处理流程。四是药物球囊大大缩短了有出血高危风险患者和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有禁忌患者的双重抗血小板时间,减少了出血风险。

与传统的心脏支架植入相比,“介入无植入”治疗具有诸多优点:一是可以显著缩短双联抗血小板时间。一般植入支架术后,患者需要服用6个月~12个月的双抗血小板药物,而采用“介入无植入”的患者只需要服用1个月~3个月,是高出血风险患者的安全选择。二是没有金属植入物残留,减轻了植入支架后患者的心理负担。三是简化了分叉病变的处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四是处理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避免了再一次支架的植入。五是该技术保留原位血管,方便后续治疗。张 伟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