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团成员在市城市展示馆参观。
■文/图 本报记者 姚晓晓
通 讯 员 杨 起
7月19日至21日,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近二十名师生组成的实践团到我市开展暑期思政实践活动,并参加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漯河市思政实践基地授牌仪式。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乘坐大巴来到市城市展示馆。虽然下着小雨,但实践团成员难掩兴奋之情,一下车便向记者谈起来漯河的第一印象。“我们乘坐大巴从漯河的东部一路向西,欣赏了沙澧河美景,感受到漯河是一座快速发展并充满活力的城市。”实践团成员张渝涵说,路过河堤时还有锻炼的市民向她挥手,让她深深地感受到了漯河人民的热情。
在市城市展示馆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通过场景复原、实物沙盘等,了解了我市从9000年前的“贾湖文明”到今日“中华汉字文化名城”“中国食品名城”的发展变化。
在舞阳县贾湖遗址,实践团成员参观了主题陈列展区设置的“远古探秘 寻梦贾湖”、“理想家园 聚居千年”等6个单元和一些珍贵文物,全方位了解贾湖先民的生活。
在临颍县,现代农业科创园数字农业的高效发展、中大恒源公司对科技创新孜孜追求的成效以及南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共享都给实践团成员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科创园,我通过展示的临颍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及深加工产品,了解了临颍数字乡村建设以及农业科技智能装备,对临颍从传统农业迈向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充满信心。这也说明漯河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北京大学护理学院大一学生穆拉提江说。
7月20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又相继到许慎文化园、双汇集团、卫龙二期产业园进行参观。
在许慎文化园,实践团成员跟随讲解员,了解许慎的生平和编撰《说文解字》的艰辛历程。通过参观和讲解,大家对字圣许慎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双汇集团和卫龙二期产业园,实践团成员在了解企业文化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我们这座因食品工业而闻名天下的中原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当天下午的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漯河市思政实践基地授牌仪式上,市委人才办有关人员就“百千万”人才计划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等进行了深度解读,成员们也就人才引进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咨询。
同时,实践团成员还分享了来漯两天游沙澧河风景区、访贾湖遗址和许慎文化园、进企业、品美食、观乡村振兴的感悟。
7月21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到双汇国际花园小区进行义诊。成员们依次为居民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发放宣教材料、测血糖、测血压。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师金三丽为居民讲解健康知识,指导初次检查异常者如何科学就医等。整个义诊活动井然有序。
“这次的漯河之行非常圆满,也非常充实。我们让学生们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参访,有助于北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心感应时代发展脉搏,有助于护理学院发挥自身科研、教育优势,为漯河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人才支持,实现校地合作共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教师陈洁如说,她也会将漯河优厚的人才政策带给学校的其他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