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7月25日 星期

夏日农事忙


■郎纪山

夏季正是秋作物管理的关键期。

首要的是除草灭荒,把秋苗子从草里抢救出来,这是片刻不敢耽搁的。有农谚说:“麦在种,秋在锄。”意思是说,种麦讲究精耕细作,秋庄稼收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除草。锄得及时,一来不至于让杂草把秋苗子“吃”掉;二来可使土壤疏松、不板结,便于庄稼苗扎根。“锄头上有粪,庄稼越锄越嫩。”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过去,老家广种玉米、大豆、红薯、芝麻、绿豆、谷子、高粱等。秋苗子“竖住桩(定植)”后,人们便开始起早贪黑地锄地。大坡地离家五六里远,人们步行扛着锄头,提着盛稀米汤的罐子,摸黑儿从家里走,到地里时天微明,便开始锄地。人们常常是头也不抬,丁字步,左右换姿势,一直锄到地头儿才直起腰,擦一把汗、喘一口气,接着拐回来锄第二趟、第三趟……一直锄到晌午,才拖着一身的疲惫往家里赶。

锄地也算是个技术活儿,俗话说得好:“会锄一遍顶三遍,不会锄三遍不顶一遍。”有经验的老农,一锄套一锄,锄得深、锄得透,不留“鱼脊梁骨”,锄过去脚印间隔有序,杂草基本绝迹。不会锄的,脚印散乱、深浅不一,“猫儿盖屎”一般,三两天后,地里还是杂草丛生,让人不忍直视。

锄地是很累人的,头顶烈日,汗水顺着脊背往下流,一直流到脚后跟,将衣服湿透。一天下来,人们累得腰酸背疼,晚上躺下直哼哼,全没有陶渊明笔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闲适。

秋庄稼一般得锄上三遍,头遍一锄挨一锄,行话叫“套锄”,费工费时费力气。二遍用“拉锄”,顺着地垄,搭锄二三尺远,锄二指来深,比较省力。第三遍多用“横锄”,主要剔除地垄里的杂草。地锄过三遍,算“挂锄勾(把锄挂在梁檩上,不再用)”了,农活儿也才告一段落。

地锄完,紧接着要忙烟地里的活儿。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烟叶是我们这一带主要的经济作物,是集体和农户主要的经济来源。农历五六月间,老老少少从早到晚都围着烟叶打转。整修炕房、去平顶山拉煤、购置系烟的绳线等,烟田里抹顶打烟叉、采收烟叶,系烟、装炕、出炕,烟叶分拣等级、打包售卖……一环套一环,人们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三伏天,烈日当空,一丝风也没有,闷得憋气。但农人还得到齐脖深的烟田里,或给烟叶抹顶、打叉,或采收烟叶。采收烟叶时,人们常常是一脸黑黄的烟油,混着汗水将眼渍得难以睁开。采下的烟叶用架子车拉到树荫下码成堆后开始系烟,这通常是妇女的活儿。烟叶系完了,便开始装炕。“炕把”钻进炕里,攀爬到檩上,两腿叉开,把系好的烟一杆一杆码好。三四百杆烟装炕完毕,“炕把”从炕房里出来,通身都是汗,就像在水里刚出来。

一炕烟得烘烤五六天时间,每个环节“烟把”都很是操心。温度、湿度要严格把控,稍有疏忽,烟片就会成为“桐叶(叶片颜色黑青)”。最要紧的是放大火期间,稍不留神,火道炸裂冒火或烟掉落砸塌火道便会着火,炕房会瞬间化为灰烬。

出炕多在天刚亮的时候,一来天凉快,二来要趁潮气——酥焦的叶片不至于破碎。等烟叶受潮变软,人们再收拢装车运回家。中午吃过饭,一家老小围坐在屋里或树荫下分拣烟叶,然后打包成捆到烟站售卖。如此忙碌一个多月才算完结,其间的辛劳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深有体会。

眼下,种地已经机械化,农民已基本上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即便如此,播种、施药灭草、抗旱浇地仍很辛苦。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的人们种地有多苦多累。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