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7月27日 星期

“廉动力”助力乡村振兴


(上接01版)

全方位推进

盛夏时节,走进临颍县瓦店镇大李村,只见道路宽阔整洁,墙上的手绘图案让人眼前一亮。这个累计投资850多万元、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的小村已成为漯河市乡村振兴“十朵金花”村之一、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目前,我们村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特色旅游业,村集体收入达十几万元。”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李海钦说。

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黑龙潭镇坚持推动“五星”支部创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老应村建立“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稳定利益联结的“双绑机制”,流转土地2000余亩,带动集体年增收达20万元。

重点项目建成后,项目运转、解决就业、盈亏、项目分红等情况如何?资金流向是否符合规定?手续是否规范?使用是否透明?市纪委监委紧紧围绕重点项目、重大资金、重要环节和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这一靶心,把发现问题摆在专项整治工作的首要位置,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力量,对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监督检查。

“目前村里机动地、扶贫车间的收益如何分配?请出示一下近两年的‘四议两公开’记录……”近日,舞阳县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来到姜店乡杨天池村,对该村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市纪委监委在连续3年开展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其融入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把全市村(社区)集体资产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的158个村(社区)全部纳入提级监管范围,更大范围护好村民的“钱袋子”。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针对新增的54个问题线索,逐个印发交办函,并建立“周报送、月通报”制度。截至目前,已办结28件,党纪政务处分19人,组织处理3人。

创新举措

“今年,村里每月定期给我发‘阳光村务’电子明白卡和‘码上监督·马上办’二维码,给像我这样外出打工的村民提供了监督村务的便利条件。”日前,临颍县陈庄乡贾太石村村委会举办了一场“阳光村务”面对面活动,外出务工回来参加活动的村民贾宏伟由衷地说道。

市纪委监委坚持创新驱动、注重结合融合,以“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清单化”为抓手,探索“人在干、云在算”线上监督和“云支持、人跟进”线下监督“双线嵌合”工作模式,搭建智慧监督分析调度平台,建成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三类户”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阳光村务”“码上监督·马上办”、惠农惠民资金“一卡通”等8个智慧监督系统,并定期开展群众意见大征集活动,根据群众“点题”适时开展专项治理,探索纪律监督与媒体监督、群众监督融合的新路子,推动68个问题得以解决。

召陵区万金镇卸载村地理位置偏僻,上级近两年先后拨付了近108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老寨沟坑塘综合治理,使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荷花塘。7月13日,市纪委监委依托乡村振兴项目库按图索骥,对该村项目运作、资金使用公示公开情况进行回访落实。

“卸载村曾是古代转运码头,村子四周是老寨沟,坑塘面积有50多亩,第一期治理了10亩。项目实施过程都是按照‘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行的,群众非常支持。”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秋生介绍说。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村级公开事项信息发布总数同比增长98%,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收到的反映农村(社区)干部问题信访举报件数同比下降27.2%。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