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在古代有着众多“名字”。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介绍,古人对秋天,有诸多美好的雅称,比如农历七月称为首秋、孟秋、初秋、早秋、新秋、上秋;农历八月称为正秋、仲秋、中秋、桂秋;农历九月称为晚秋、季秋、凉秋、暮秋。
“古代将秋季分为九旬,所以秋天有九秋之称。”赵翌说,这些在古早典籍里都有记录。西晋文学家张协在《七命》中写道:“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飚。”唐代诗人陆畅《催妆五首》之一也写道:“闻道禁中时节异,九秋香满镜台前。”最具文艺气息的雅称当数商秋。“古代用五音(宫商角徵羽)配合四时,商对应的就是秋。”赵翌说,这个名字既有音乐感又有意蕴,文艺气息十足。
我们时下常说的金秋,也流传了很多年。古代盛行五行之说,在古人看来,秋属金,故秋季又称金天、金秋或金素。唐代大诗人王维就写过:“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秋兴》中有这样的描述:“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我们如今形容秋天常用“秋高气爽”这个词,古人则直接将秋天称为爽节。南朝诗人谢朓就写过“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这样的诗句。
据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