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训学员在舞阳县辛安镇刘庄村考察。
■文/图 本报记者 齐国霞
参加发展乡村产业能力提升培训;到市烈士陵园瞻仰烈士墓,向烈士敬献花篮,接受党性教育;到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双汇、卫龙等食品企业,舞阳县刘庄村、袁集村,临颍县现代农业科创园、南街村、邢庄村和胡桥村考察学习……9月18日至22日,全国退役军人村干部(“兵支书”)发展乡村产业能力提升培训示范班在我市举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支书”代表及退役军人事务厅(局)承担“兵支书”工作的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共90余人参加培训。
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兵支书”是退役军人中的优秀代表、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是完善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培训示范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积极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兵支书”带领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能力。同时,示范带动各地各相关部门切实抓好“兵支书”的教育培训,为巩固基层政权、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证。
据了解,培训示范班邀请了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有关同志围绕农业产业政策解读和全产业链分析、创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进行专题授课。部分优秀“兵支书”代表围绕发展乡村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分享了经验做法。
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一级巡视员刘清民说:“‘兵支书’不仅有政治过硬、乡情浓厚、本领高强‘支书’的属性,还有经历丰富、作风顽强、敢打敢拼‘兵’的特色,与其他村支书相比具有独特优势,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组织举办这次培训,是退役军人事务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探索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更好发挥‘兵支书’作用的具体实践,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兵支书’队伍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兵支书’素质能力,帮助大家传承好‘兵’的特色、发挥好‘支书’的作用,在乡村振兴一线更好地建功立业。”
曾经,他们驰骋沙场,奉献青春保家卫国,洒下热血和汗水;如今,他们躬耕乡野,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参训的“兵支书”们表示,此次培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回去后要把所学所悟运用到工作中,在发展乡村产业、带动群众致富中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这次的培训班不仅设置有课堂教学,还有现场教学,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通过培训,我们深入学习了创新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相关理论,实地学习了先进村和‘五星’支部关于产业基地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深刻领会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可以说是学习内容丰富、培训活动紧凑,个人受益匪浅、学有所获。回到家乡后,我要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困难事、烦心事,坚持办多数人受益的事,坚持办利于长远的事,用实际行动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向纵深发展,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区毛坦厂镇八角塘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金玉勇深有感触地说。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耀伟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兵支书’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兵支书’政治素质、带富技能和基层治理本领,帮助广大基层退役军人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赢得社会尊重,推动退役军人工作在基层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