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娇
“小云同学,请你站起来清醒一下。”看到小云在课堂上竟然睡着了,我大声喊醒她。在同桌的帮助下,小云揉着惺忪的睡眼不情愿地站了起来。
我叹了一口气。新学期开始不久,她已经多次在课堂上睡觉了。我的劝导无济于事,她每次都是满脸愁容,一声不吭。有一次,被问急了她说:“我就是学不会!”看她那愁眉苦脸的样子,我无计可施。
我找到一位教学经验丰富的同事取经。同事说:“学校倡导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精准施策、分层教学,你不妨递给她一把‘梯子’。”我心中豁然开朗。
我决定先深入了解一下小云的情况。通过和家长联系,我得知她上小学时学习成绩还是不错的。后来,家里有了弟弟,便对她疏于管教。了解情况后,我决定找她谈一谈。
放学后,我将小云叫到办公室。看到她依旧和往常一样愁容满面,我便微笑着搬来一把椅子请她坐下,并改变了语气跟她聊起了她的弟弟。她说,她的弟弟调皮但是很可爱,在家里她经常和弟弟一起玩。在聊天的过程中,她的脸色变得生动了许多。
我静静地听她讲完,说:“你是个疼爱弟弟的好姐姐,也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你的妈妈告诉我,你的弟弟出生后,她对你的学习关心得少了,因此觉得亏欠你,很心疼你,希望老师在学习上多帮帮你。”小云的眼圈红了,焦急地说:“老师,我不是不想学,而是太落后了。”听了她的这句话,我决定先给她吃一颗定心丸:“没关系!只要你想学,老师会帮你。就像爬梯子一样,咱们一步一步慢慢来,好不好?”
我把上节课几个简单的知识点给她重新讲了一下,并且出了几个和所讲内容联系紧密、与原来知识点没什么联系的练习题。结果,她把大部分题都做对了。看到她的脸上有了笑容,我趁机鼓励她:“只要认真听课,做题就不难。”
我和她商定:上课时认真听讲,下课后找老师领任务,同时把过去学过的课本带来,巩固基础。我给她量身定制的任务都是简单并且和课本上的内容联系紧密的。慢慢地,她的任务完成得越来越好。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她不仅能做到上课认真听,而且经常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她告诉我:“老师,您不用给我单独布置任务了,我想挑战一下自己,做和其他同学一样的题目。”我高兴地说:“好!”
因材施教、“一生一策”,就像给学困生提供了一把梯子,引导他们一步步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