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丹
第三次读《围城》,还是常常会惊讶、叹息、乐不可支。这本书像一坛陈年的酒,那些黑色幽默让不同年龄段的人去喝,会品出不同的味道。
第一次读这本书,差不多是二十年前。那时候更多的是关注情节,对于人物的性格、作者的表达,尤其是人心的洞察看得并不透彻。十年前我又断断续续地读过一遍,印象也渐渐模糊了。这次再次捧读,我不由得感叹:钱锺书的目光和用笔太犀利、辛辣。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这句话最为精妙。不过我曾经听到过有人对钱锺书的评价也同样精妙:他不在城里,也不在城外,他是那个坐在墙头的人。说尽了他的通透与洞明。
唐晓芙和方鸿渐分手时说了狠话。他听到最后一句时既绝望又明白,告辞之后站起来就走。唐小姐恨不能说:“你为什么不辩护呢?我会相信你。”可是只说了一句:“那么再会。”这段心理描写写尽了女人的口是心非——当一个女人流眼泪、发脾气的时候,她是希望听到辩解、希望挽回的。否则,只需要漠然转身即可,何须再费一番口舌?毕竟,女人和男人是不一样的物种——男人渴望逐鹿中原,女人只渴望被爱。
他写侯营长的样子:“侯营长有个橘皮大鼻子,鼻子上附带一张脸,脸上应有尽有,并未给鼻子挤去眉眼。鼻尖生几个酒刺,像未熟的草莓。”他用夸张的手法,寥寥数笔,一个长着酒糟鼻的酒色之徒便跃然纸上。
李梅亭是个虚荣自私的家伙。方鸿渐看他不惯,在路上多次发生摩擦。孙柔嘉评价方鸿渐和李梅亭吵架:“他是嘴里的热气,你是鼻子里的冷气。”立刻写出了李梅亭的张牙舞爪和方鸿渐的不屑一顾。
不过,越到后来,我看得越是心惊,尤其是方鸿渐和孙柔嘉结婚之后,我几乎是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婚姻变得剑拔弩张、一地鸡毛。生活中,让婚姻陷入不幸的,或许就是双方对彼此的不在乎,便慢慢丧失了隐忍、呵护、同情、理解,转而变为控制、要求与责备。不过,人们总是在别人的问题上看得清楚、分析得明白,自己遇到相同的问题时也同样处理不好。
其实,何止婚姻是围城,生活中处处皆是围城:拼尽全力获得的工作,千里跋涉抵达的景点,殚精竭虑获得的机会……希望我们也能像钱锺书那样,坐于墙头,洞明世事,看透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热爱生活。毕竟,能够让我们超越现实的,也只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