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海波
“今天的比赛太激烈了,太紧张了。我手心直出汗。”12月13日,在现场观看漯河市202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现金反假知识暨现金清分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的中原银行漯河分行员工戴君说。
本次大赛由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市总工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中原银行漯河分行承办。这次大赛,我市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每家选派3人组成参赛队伍进行比赛,分预赛(人民币现金知识笔试)、决赛(纸币机器清分、反假知识竞赛)两个阶段三个环节进行。经过激烈角逐,中原银行漯河分行代表队获团体特等奖,中国银行漯河分行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
前期准备:优中选优
为办好本次大赛,主办方提前制订了活动方案,并将活动方案下发参与大赛的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接到活动方案后,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纷纷开始在内部培训人员,并借此机会开展了反假知识学习、现金清分技能提升等培训活动,优中选优,挑选3人组成参赛代表队。中原银行漯河分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吴燕表示,中原银行漯河分行参赛选手刘捷、高青青、王单单就是从全行员工中挑选出来的,3人在这次大赛中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同时,为办好本次大赛,中原银行漯河分行积极与主办方沟通,对比赛场地布置、音响设备调试、比赛用品准备、赛场服务等工作进行科学安排。中原银行漯河分行还专门成立一个大赛服务工作小组,抽调5名工作人员为大赛服务。
竞技时间:强强过招
这次大赛在预赛阶段,36名选手就进入了“强强过招”状态。预赛中,所有参赛选手通过笔记本电脑在30分钟内进行反假知识答题。每个人的题不完全相同,电脑控制答题时间,超出时间,电脑屏幕会锁死,答题者无法提交答案。最终,21名选手通过预赛进入决赛。
大赛决赛阶段的纸币机器清分比赛,观赏性与竞技性并存,各位选手精神高度集中,快速点钞、墩齐、捆扎,每个动作都充满节奏感。赛场上,选手之间比拼的是速度和技术,而裁判也同样需要全身心投入,为选手们计时、评判结果。裁判哪怕稍微失神,比赛就会失去公平,因为选手之间的成绩相差只有几秒,甚至几毫秒。
大赛的高潮出现在反假知识竞赛上。在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个题型竞赛中,7支代表队的21名选手答题时沉着冷静、语言流利。在最后的风险题竞赛中,虽然中原银行漯河分行选手开局不错,答对了两轮风险题,但中国银行漯河分行选手后来居上,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大赛背后:强化服务
主办方中国人民银行漯河市分行货币金银科负责人表示,举办大赛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通过比赛提升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整体现金服务意识和现金服务水平。同时,以赛促训,进一步提升现金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而优化辖区现金流通环境,助力我市现代化建设。
参加此次大赛的金融机构专业人士表示,我省是人口大省,每年全省的人民币现金流通量近2000亿元。当前,现金业务办理者以老年客户居多,而老年客户对假币的辨别能力又较弱。通过举办此类比赛,一方面,能够不断增加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反假知识储备,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假钞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带动,让反假知识能够普及得更快、更好,让普通群众也能具备较高的人民币辨别能力。
中原银行漯河分行党委书记王代响表示,这次大赛,是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相互学习借鉴的一个好机会,进一步提升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