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
“三就一侧重”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
民警进村入巷走出好“枫警”

民警进社区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张庆伟 摄

12月6日一大早,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副主任闫莉走进召陵区天桥街道铁新村社区,一边热情地和晨练的群众打招呼,一边向居民“播报”110最新警情提示。“我从小在这里生活,地熟、人熟、感情深,在走亲访友中就能做好信息收集、矛盾纠纷排查等工作。”闫莉说,下沉社区半年来,铁新村社区电动车被盗警情同比下降31%、环比下降19%。

这是市公安局组织机关民警下沉基层、以村(格)“小警务”筑牢社会“大平安”的一个缩影。“一村(格)一警”被誉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河南的生动实践。市公安局创新落实“一村(格)一警”工作,组织市、县(区)公安局的1091名民警,按照“三就一侧重”模式(就亲、就近、就熟,各警种、部门依照职能作用侧重分包),走进村庄、融入社区,当好服务基层治安的“片警”。

聚焦重点难点

同题共答破瓶颈

“基层警力不足、进村入户时间不确定、辅警开展工作有畏难情绪……”今年4月底,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市公安局党委多次组织召开党委会、专题会、党委扩大会,对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研究部署,精准解决基层存在的各类问题。

市域统筹一体化,全警同下“一盘棋”。市公安局创新推行“三就一侧重”模式,叠加配备机关警力,重点围绕丰富职能、丰富团队、丰富载体、丰富保障,持续提升“一村(格)一警”工作水平,凝聚基层社会治理合力,高质量打造具有漯河市域特色的社区警务,架起警民“连心桥”。

市公安局成立深化“一村(格)一警”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明晰职责定位,在原有村(格)民警、辅警不调整的基础上,按照“三就一侧重”模式,统一把市、县(区)两级机关可以动用的民警下沉到村(社区),推动“一村(格)一警”工作向纵深发展。

明晰职责定位

同步联动聚合力

6月26日,市公安局机关民警协助、补位分包村(社区)工作仪式举行。随后,来自市、县(区)公安局的1091名民警进村头入巷尾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按照规定,分包村(社区)民警每周至少抽出1天时间深入分包辖区,坚持专群结合、人力科技结合,潜心当好治安防范“组织员”、矛盾纠纷“调解员”、情报信息“采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警务下沉“联络员”和便民利民“服务员”,齐心协力共筑基层平安。

市公安局出台配套激励措施,让机关民警愿下基层、乐下基层。建立综合性、客观性、群众性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运用“一村(格)一警”智能平台、普及应用移动警务终端、分层建立民警钉钉群,使考评公开、公平、公正,并结合分包村(社区)民警的工作表现和考核情况,实行优先确定考核优秀等次、选拔储备优秀年轻干部等倾斜性奖励措施。

警力交叉覆盖

同频共振收效好

按照“一侧重”原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马凤超分包郾城区裴城村,针对该村紧邻国道、省道,过往货车较多的情况,带领施工人员对该村7个主要路口和4条主干道的道路通行环境进行升级改造,有效提升了村民出行安全感。

依照“就近”原则,11月17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召陵大队民警袁军深入外语中学开展“交通安全进校园 小手拉大手进课堂”主题宣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对家长进行交通安全宣传。

“三就一侧重”模式深化了“一村(格)一警”工作,使各村(社区)警力得到有效补充,派出所工作压力得到缓解、民警得到锻炼、群众诉求得到及时解决,社会治安状况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增强。截至目前,全市1091名民警共入户走访91250户,走访企事业单位9853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761起,开展法律宣传知识讲座795场,开展反诈宣传、交通安全宣传等40余万人次,摸排违法线索228条。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8.47%和7.27%,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我们将持续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三个第一’理念,围绕‘六个聚焦发力’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把重心力量更多向基层和预防化解上倾斜,积极探索完善现代警务运行新机制,创新警务运行模式,持续提升‘一村(格)一警’工作水平和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代化水平,着力推动全市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建仓说。张庆伟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