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12月29日 星期

父亲的菜园


■王艳敏

我家有三分多菜地。母亲在的时候,菜园一直是她打理,父亲不曾管过。母亲去世了,菜园也冷清了,长满了荒草。

父亲到了菜园,望着萧瑟的园子,轻叹一声,转身回家拿来农具。经过几天的清理,菜园恢复了原貌。翻耕好的土地松软,像被梳理过一样,留下一道道深深浅浅的纹路,远远望去像一幅褐色的油画。

古稀之年的父亲把菜园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精心呵护。我们每周都会回家看望父亲。多数情况下家里如果没有父亲的身影,打电话给他,一准在菜园忙活。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周而复始。父亲种了各种蔬菜,菜园一年四季欣欣向荣。我虽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但父母几乎没让我干过农活儿,所以我对蔬菜的种植一窍不通。父亲年龄大了,种起菜来很是辛苦。他有哮喘病,不能长时间坚持一个动作,往往累得气喘吁吁。我们常劝父亲累了就别种了,可是父亲舍不得菜园。

付出就会有收获。到了采摘季节,父亲便领着我们来到菜园。准确地说父亲是让我们检验他的劳动成果、分享他的喜悦。这时父亲精气神十足。绿油油的韭菜、红彤彤的圣女果、顶花带刺的黄瓜、一尺多长的豆角……原来劳动真能带给父亲快乐。

父亲知道我爱吃兰花豆,每年都会种上一些。作为蔬菜食用的兰花豆以青嫩、籽粒饱满、口感好为标准。采摘后放入辣椒、盐、八角、花椒等作料煮个把小时,关火焖一二十分钟就能出锅。软糯又略带甜味的兰花豆老少皆宜。父亲说吃兰花豆能把馒头省了,这东西扛饿。

我们采摘时,父亲总会跟在后面重新捡拾一遍,看有没有落下的。他经常挂在嘴边一句话:“百粒不成面,百米不成饭。”父亲这句话对我影响很大,时时提醒我要爱惜每一粒粮食。

我的小侄女和小侄子都喜欢吃黏玉米,父亲就买来黏玉米种子种上。每次回家,父亲总要领我们去地里转一圈,指着渐渐长高的黏玉米说:“玉米快成熟了,俩孩子马上就能吃嘴里了。”说这话的时候,父亲的眼里有光。

很多人对田园生活充满向往,但真正想融入却不容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单调乏味,没有足够的耐力是适应不了的。

夏天干旱的日子多。蔬菜不能缺水。没有灌溉工具,父亲就到井边提水回来浇地。一桶水下去只浇很小一块儿地。土地像个饥渴的孩子,一桶水只起到暂时缓解干旱的作用。想使蔬菜喝足水,就要持续浇灌。所以,每到干旱季节父亲就盼着下雨,我也时刻关注着天气变化——地里的庄稼需要雨水的滋润。

我休息时也帮助父亲提水浇地。父亲总是嗔怪我太笨,连浇地都不会,看着就不像干活儿的样子。我喜欢听父亲“嫌弃”的话语,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那个依赖父亲的女孩无论长多大,都是他最宠爱的孩子。我干上半天,手上磨泡了,非常疼,腰也仿佛不是自己的了,只能弓着身子走。但我内心是愉悦的——能替父亲干点儿力所能及的活儿是一件幸福的事!

父亲好像总不觉得疲惫,并且戒掉了打麻将的爱好,也不再和那些老朋友闲聊,没事儿就往菜园跑。他还在菜园开辟出一小块儿地方,围了一圈篱笆,喂了两只鹅、三只鸡,甚至还给自己搭了个简易的棚子,用来临时休息。菜园倾注了父亲的心血。在他精心打理下,一垄垄蔬菜长势喜人。

父亲开着电车载我去菜园。拔一棵青翠欲滴的萝卜,扭掉萝卜缨,剥掉萝卜皮,咬上一口嘎嘣脆,甜丝丝的,清凉解渴。顺手摘一根豆角,一股脑儿塞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嚼。掰开又大又红的西红柿,还没吃口水就流出来了……

妹妹的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小男孩六七岁的样子,活泼好动。饭后妹妹提议参观菜园,父亲欣然应允。小男孩看到满园蔬菜以及鹅、鸡,既好奇又兴奋。父亲说:“今天你摘的菜归你,看你能摘多少。”他先给小男孩示范采摘的动作,小男孩也不怯生,用父亲教的方法上去就拔了一棵大白菜。由于用力过猛,他一个趔趄倒在地上。妹妹的朋友哈哈大笑,用手机连续给孩子拍了几张照片。加上我的小侄女和小侄子,三个孩子在菜园里玩得不亦乐乎。那天下午,孩子们收获了辣椒、白菜、萝卜和大葱等。妹妹的朋友感激地说:“叔叔让孩子体会到了农家之乐,这些蔬菜是金钱买不到的。”

父亲离不开菜园,这些蔬菜也离不开父亲。菜园里有父亲深深的牵挂。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