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1月12日 星期

市中心医院成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通三支闭塞血管


本报讯(记者 刘彩霞 通讯员 王前胜)近日,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冠脉介入团队接诊了一位三支冠脉闭塞的极高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救治,患者已经恢复正常生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它是因供应心脏血液的三支主要血管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任何一支在一定因素作用下导致管腔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而引起的心肌损伤坏死,如果不及时救治,院外死亡率可达30%。如果这三支心脏主要血管同时出现闭塞病变,不及时行冠脉血运重建术,患者的生存希望更是十分渺茫。

近日,市中心医院胸痛微信群里突然上传了一张外院的心电图,一位58岁的男性患者主诉间断胸痛8年,再发病情加重,持续4小时不缓解。正在值班的胸痛中心二线主任医师金鹏迅速分析作出“急性下壁、侧壁心肌梗死”的诊断。

金鹏等人立即对病人进行会诊,与家属沟通病情及进行急诊手术预谈话,同时通知医院心内科介入导管室作术前准备。该科护士长杨春香带领的护士及医技团队接到通知后迅速激活导管室设备,开启DSA,备好急诊手术器械及抢救设备和药品。整个绿色生命通道开启高效、迅速。

患者被送到介入导管室后,冠脉介入团队手术医生、副主任医师王前胜和医师陈松阳边准备手术边简要询问患者病史。患者上手术台后表示胸痛不能忍受。在给予升压及对症治疗后,快速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术。造影显示:患者回旋支(LCX)近端100%闭塞;前降支(LAD)中段可见支架影,支架内100%闭塞,远段可见侧支循环形成,为慢性闭塞病变;右冠状动脉(RCA)中段次全闭塞,前向血流TIMI-1级,不能有效达到血管的远端。这个造影结果令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患者三支主要血管闭塞,生命体征不稳,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出现循环崩溃、心脏骤停。王前胜分析病情及造影结果后,确定患者血管为回旋支(LCX),尽早开通该血管刻不容缓。此时患者已经出现心源性休克状态。为确保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在介入导管室护士和医师团队的协助下,手术医生迅速植入了IABP球囊导管对患者心脏进行机械循环支持,并植入一枚支架。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了一个小时左右。术后患者的胸痛、胸闷症状明显缓解,生命体征平稳。

术后患者立即被转入CCU病房继续进行监护治疗。虽然开通了闭塞血管,患者生存的希望大大增加,但急性心肌梗死后可能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等严重并发症,以及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手术并发症同样会再次夺走患者的生命。CCU病房主任吕云霞带领医护团队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制订有效药物治疗方案,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患者病情逐渐平稳。经过约一周的监护治疗,患者转危为安度过风险期。

患者病情稳定后被转入心内科三病区普通病房继续进行巩固治疗。尽管已经度过风险期,但是患者的前降支中段CTO病变及右冠状动脉中段次全闭塞还未血运重建,心血管缺血情况还会发生。管床医生、主治医师张红雷耐心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告知他们再次手术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再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冠脉介入团队手术医生王前胜顺利为患者完成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也顺利完成PCI术。最终,患者三支冠脉闭塞血管得以完全血运重建。术后患者复查心脏彩超显示,心功能明显恢复。

据悉,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冠脉介入团队是一支奋发向前、笃行不怠的队伍,目前除了开展常规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PCI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冠脉药物球囊扩张术,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慢性闭塞病变等复杂病变的介入治疗术,以及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心衰等合并症的高危病变的介入治疗术外,还开展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旋磨旋切术、冠状动脉血管内冲击波能量钙化碎裂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激光成形术(ELCA)等国内先进的冠脉介入治疗技术。此外,冠脉血管内超声(IVUS)、冠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等冠脉腔内影像学及功能学技术也正常开展,整体冠心病介入诊疗水平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