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4年1月16日 星期
源汇区
深耕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日前,在大刘镇白寺村草莓种植基地的大棚内,又红又大的草莓散发着香味。据种植基地负责人王战奎介绍,基地种植的“红颜”等品种优质草莓陆续成熟,已有3000斤销往周边地区,批发价格每斤为7元至10元,预计收入达5万元以上,整体经济效益可观。

白寺村草莓种植基地是该村集体扶贫产业基地。该村根据季节特点种植草莓和各类蔬菜,通过“基地+农户”模式,吸纳群众入股和进园务工,在持续带动群众增收的同时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源汇区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群众增收。

聚焦“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抓手,打破传统模式,做实“产业+”融合文章,突出发展优质粮食、蔬菜、林果、中草药、渔业“1+4”特色优势产业,先后种植了羊肚菌、蓝莓、“阳光玫瑰”葡萄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同时,打造特色产业示范带,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目前,全区特色种植面积达1.5万亩,渔业养殖面积达8952亩,建设都市休闲园区二十余个,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年收益达700万元。

为发挥龙头企业、土地流转大户、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源汇区培育了一批新型经营主体。目前,全区共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77个、家庭农场2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个、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省级家庭农场3个、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示范合作社13个、市级龙头企业7家。

该区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整合各渠道涉农资金大力扶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发展,扎实做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高效农业。王会锋 张晓亚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