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琴
做梦也没有想到,进入暮年的我居然学会了用电脑,还成了不折不扣的“网虫”,在网络里纵横自如,足不出户而晓天下,心里别提多高兴啦!
退休后,我一度无所事事,精神萎靡不振。在儿子和女儿的开导下,我逐渐走出家门,到老干部大学与老友共同学习,倒也挺充实。有一次,我去女儿家小住时发现,女儿每晚都要坐在电脑前,双手在键盘上飞舞,显示屏上不停地“蹦”出一行行字。一问方知,原来女儿正用电脑写一部网络小说,每天敲出3000字~5000字,再发送给相关网站。退休后我偶尔写点文字,也是用笔写在纸上,让女儿、儿子打印出来再投到报社,根本没把电脑与写文章联系起来。
我很惊讶:电脑有那么便捷的功能吗?女儿告诉我,我以前写的那些文章,都是她打好字、排完版后,通过邮箱传给报社的,根本不用打印、装信封、邮寄。
从那以后,女儿手把手教我打字、排版,上网查资料、用邮箱投稿……真是不学不知道,越学越奇妙!敢情这里面有这么多学问啊!
刚开始,女儿担心我年纪大了学不会电脑。我很不服气:年纪大怎么了?我不信这个邪!我把电脑的操作步骤一一写下来,然后贴在书房墙上,每天练10遍。然后又买来《电脑入门》,边学边练,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虚心向12岁的小孙女请教。儿子考虑到我老花眼,给我配了一个液晶显示屏;女儿担心我记不住字根,就给我下载了一个万能五笔输入法,拼音打字、五笔打字可同时进行,无须转换,这可方便多了。
在儿孙们的鼓励、帮助下,我用一个月时间学会了操作电脑。最让我自豪的是:我在网上创建了自己的博客和微信群,时不时和天南地北的网友聊天、视频。
“触网”给我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快乐。我的作息开始规律起来:早晨起床后先打开电脑,听一段音乐;早饭后,坐在电脑前写上一篇文章;午饭后,和老友聊天;晚饭后,写个人博客、浏览他人博客,或逛一些知识类、旅游类网站。我把自己大半生的经历一字一字地敲出若干篇小文,排版后投给相关报刊。
因为网上投稿,我有了博客和微信群;因为网上投稿,我结交了全国各地近百位文友、编辑。大家经常在群里交流思想、切磋写作心得,气氛热烈、话语真诚,既有实实在在的收获,又愉悦了身心。另外,我还经常在网上浏览各地的风景名胜,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前年底和去年夏,我参加了两次某杂志社举办的笔友会。当我顶着满头白发站在长城、黄鹤楼上时,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谁说老年是夕阳西下万事休,老年也大有可为。
每一天我都过得非常充实,朋友和儿女都说我是“触网而还童、老来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