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尹晓玉
1月27日、2月1日,我市举办了两场2024漯河青年新春音乐会。其中,漯河市青年乐团首演原创弦乐五重奏《思· ·阳》表达了对漯河的热爱和赞美,展示了我市青年音乐人才的精湛技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日,该乐团负责人王怡丹接受了记者采访,向记者讲述了一群青年人逐梦音乐梦想的故事。
漯河市青年乐团是我市首个由音乐专业领域的青年组建的融合性乐团。乐团不受乐器种类限制,探索多种组合形式,发掘新音色,将传统音乐与实验性音乐相结合并演奏出来。漯河市青年乐团成立近五年,成员已从最初的七八人发展到百余人。
漯河因滨临古 水故名“ 阳城”,2024漯河青年新春音乐会上演出的《思· ·阳》是市青年乐团副团长王怡丹为家乡漯河创作的。全曲分为思、 、阳三个部分,采用经典弦乐五重奏的演绎方式,表达了对家乡漯河的思念、眷恋和歌颂之情。在两场音乐会上,漯河市青年乐团还为观众们带来了《勃拉姆斯降e小调诙谐曲op.4》《花好月圆》《皮亚佐拉》《贝多芬c小调钢琴三重奏》等多首经典名曲,展示了精湛的演奏技术,全面展现了我市青年生动立体、青春时尚的文化形象。
王怡丹告诉记者,她是一名音乐生,2018年高中毕业后便想以音乐会的方式庆祝自己成年。她的想法得到了同学段博和徐龙飞的积极响应。经过发动,当年8月26日,王怡丹和5名同学共同举办了属于他们的首场音乐会。2019年,她们的团队已经有二十多人。“我们希望能融入上级组织,正式成立乐团,继续筹办属于自己的音乐会。”王怡丹说,抱着这样的初心,她和同学将关于成立乐团的策划方案交给了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并得到了大力支持,漯河市青年乐团应运而生。
漯河市青年乐团成立后,团队成员致力于高雅音乐的传播和普及,推动高雅音乐走进市民日常生活。2019年8月17日,他们在漯河市文化馆举办以“庆祝祖国70华诞”为主题的专场音乐会;2020年、2022年暑假,分别举办专场音乐会……这些音乐会均以公益演出的形式进行,向大众展现了漯河青年的精神风貌和艺术风采。
“未来,漯河市青年乐团将继续按照艺术至上的标准,努力提高演奏技艺,把音乐精品送到群众‘家门口’,让大家乐享有温度、有质感的文艺精品。同时,我们通过音乐艺术引导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奋力追逐梦想,凝聚向心力,唱响新时代‘强国有我 不负韶华’的青春之歌。”王怡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