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2月6日 星期

回到我的村庄
——马永红《我的村庄》读后

■郭会兴

一直想写一写我从小生活的村庄,写一写村东那条嬉戏过的小河,写一写村西高岗上的学校、村北的苹果园、村南那片黄土地、村庄里老少爷们儿的故事,但碍于文笔拙劣,一直没敢下笔。

陪儿子去图书馆看书时,我在本土作家书架上看到了舞阳作家马永红的散文集《我的村庄》。细读几篇后,我不禁感叹:这不就是我想写的村庄吗?

马永红,笔名古草,河南省作协会员,漯河市作协副主席、漯河市散文学会会长,舞阳县作协主席。马老师的村庄与我们的村庄相距35公里。村庄虽然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但在作者的笔下,就算是一条泥泞路、一条涨水的小河、一段废弃的铁轨,都那么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青青荠菜》中软香的荠菜煎饼和《父亲开的“荒片儿”》中清脆的甜秆,每一样都透露出父母无声的关爱,每一样都满足了那个贫瘠年代的味蕾。《村里来的外乡人》中货郎担儿、说书的、炸爆米花的、钉锅的……这些人的到来,给平静的村庄带来了一时的快乐和聊不完的话题,也为没有电子产品的童年增添了很多乐趣。

村庄里有作者美好的童年往事,也有家长里短的琐事。《惠姑》《哑巴美》《浮萍女》三篇文章中,三名女性的悲惨命运反映了旧社会对女性的摧残。勤劳贤惠的惠姑本来有一份甜美的爱情,却因为男方家里穷而遭到母亲反对。为了给缺一只手的弟弟娶上媳妇,母亲竟让她与一个身有残疾的男人换亲。结果,她宁死不从愤而自杀。漂亮伶俐的哑巴秀美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很多、满脸麻子的男人,因经常受虐待而跳河自杀。燕婶是军叔早些年从人贩子手里买来的云南女孩,孤独无助得像一只无家可归的小猫,逃跑就要挨打。在生下两个孩子后,因军叔放松了警惕,她找准时机毅然离开,从此以海为家成了浮萍。

一本好书不能一个人独享,我把它推荐给了身边很多朋友。一个和作者同龄的朋友看完里面的一篇《一团火》后直掉眼泪,说让他想起了自家的那匹小红马,想起了在河堤上放马时的乐趣,想起了在马背上仰望天空思绪乱飞的少年时光。

书中的那篇《我的中学时代》,我推荐给几个家有中学生的朋友阅读。作者的求学之路是如此艰辛。在那个农村还不太重视教育的年代,一个女孩子的一生也许就是早早辍学参加劳作然后相夫教子。作者也面临着“考不上学就回来种地”的抉择。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作者带咸菜和辣椒酱去学校,从不吃肉菜,尽可能地降低生活标准。当每周算下来的生活费比同学低时,她没有为自己比同龄人吃苦而心酸,却因能为家里省钱而喜悦。因为化学成绩一直垫底,她坚信勤能补拙,就利用所有空闲勤学苦练,终于在中招考试时化学成绩考出差两分就满分的好成绩。

与身居外地的同村同学聊天时,每次聊起小时候的事总是意犹未尽,我给她推荐了这本书。我说:“虽然书中的村庄跟咱不是一个村庄,却总感觉有相同的记忆,那些故事就像真真切切在身边发生过。”我们虽然没有离开家乡太远且能时常回到村庄,但是村庄还是那个村庄,回得去的是这个地方,回不去的是那段时光。

这本书对我的写作影响很大,作品未必需要过于华丽的辞藻,只要组织好语言词句娓娓道来,也许是写身边平凡人平凡事的最好方法。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