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晓晓
受降路是我市的一条老街道,位于市区中心地段,东接公安街,中间穿过交通路,西连五一路,全长1230米。作为全国唯一一条因接受侵华日军投降而被命名的道路,受降路是一个时代的记忆,见证着城市的发展。
2月1日早上,经过一夜的漫天飞雪,受降路也披上了一层白纱衣。随着传统佳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商铺前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受降路也在大雪中迎接新年的到来。
源汇区老街街道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降路虽然不长,但聚集近800家商户,其中不乏一些经营几十年的商户。
在一肉食店内,一串串香肠肥瘦适中。“这家店铺已经在这里十几年了,每年都要来这里买些香肠。”正在购买香肠的吴女士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她要去外地看望朋友,特意来这里买些香肠当作礼品带过去。
在受降路东段的一炒货店前,花生、瓜子、蚕豆、开心果等被摆在醒目位置,不少市民拿着袋子自行选购……包子铺也早早挂出了“春节预定”的招牌,每到中午备料时间,十余人围着不起眼的门店忙碌着,可以看出来这家老店生意兴隆。
菜市场是每个城市中最具烟火气的地方,晨光初现炊烟起,人间美味依旧在。受降路农贸市场作为我市较老的农贸市场之一,在这里可以深切感受到人间百味。
从市场的北门进入,市场内人来人往,摊位上的蔬菜、水产、肉、禽、蛋等琳琅满目,摊位前各种吆喝声此起彼伏。前来采购的市民在摊位前精挑细选,不时跟摊主讨价还价,浓浓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一水产店老板沈女士告诉记者:“我们在这里已经干了近20年,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要来店里接货,尽管是凌晨,但市场内灯火通明,商铺基本都已经开始配货了,热闹得很。”
如今,受降路仍默默地讲述着沙澧大地百姓安居乐业的故事,见证着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