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熊勇力
“市两会明确了发展蓝图,吹响了冲锋号角,也给我们下达了‘任务书’、挂起了‘作战图’。”日前,召陵区委书记李湛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召陵区将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两会精神上来,聚焦目标、狠抓落实,用实干、实绩、实效在全市高质量发展中走前列、挑大梁、作贡献。
在抓项目育产业上求突破。持续深入谋划项目,确保“十四五”项目库动态保持在3900亿级规模。深化“六职+全员”招商,聚焦产业链缺失环节,全力延链补链强链。发挥“四大办”作用,建立省、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机制和推进台账,全力加快双汇食品小镇、食品科技园、3515军品产业园、华中冷链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建设高端食品产业集聚区、电商物流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预制菜、宠物经济、电商物流、装备制造、鞋革制品等特色产业。实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力争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20家,食品产业产值突破6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宠物经济产值突破20亿元,电商物流产业税收突破1.5亿元。
在抓创新增动能上求突破。坚持把创新摆在召陵发展的逻辑起点、战略基点,设立3000万元科技金融业务风险补偿金,支持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谋划实施科技项目300个以上,确保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加快创新主体培育,支持永光电力、红黄蓝电子、中誉宠物等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和“瞪羚”企业,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市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5家以上;引导际华3515、世林机械等企业争创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在抓服务优环境上求突破。坚持要素资源跟着项目走,做实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开展营商环境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建设“召陵清廉监督”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抓实“万人助万企”活动,持续开展“四项对接”,精准落实各项助企政策,高效解决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无事不扰、随叫随到,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增强企业发展信心。
在抓城乡促融合上求突破。围绕建设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统筹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走出一条具有召陵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之路。打通淞江路等一批“断头路”,加快光明路等区域改造更新,实施雨污管网等“里子”工程建设,提升城区承载带动能力。加快推进3515文创园规划建设,打造城市文旅新名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发展辣椒、甘薯等特色产业,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做足“农食融合”文章,积极对接食品企业原料需求,打造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加快集体经济产业园建设,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持续开展“七大动态清零”行动,深化“四小园”建设,加快13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抓民生增福祉上求突破。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提高该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水平,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加快召陵小学、区直第三幼儿园建设;扎实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3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50人以上,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深化“三零”创建,有效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努力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区。
李湛表示,下一步,召陵区将紧紧围绕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部署,推动全区上下抓具体、抓深入、抓统筹、抓突破,以高端食品产业集聚区、电商物流产业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实际成效,为漯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