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5月7日 星期

文旅融合 “潮”动沙澧


(上接01版)

豫剧“小皇后”王红丽来到观众中与大家交流,合影留念;幽默风趣的范军老师一个眼神儿、一句话都能引起大家的热情回应……各位明星大咖亲切随和,与观众热情互动,不时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你是梦瑶吗?是以前打擂那个小梦瑶吗?都长这么大了!”一位大爷对着与他们互动的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获得者秦梦瑶激动地说。“亲家母,你坐下,咱俩坐下拉一拉……”同样激动的秦梦瑶与大家共唱起了《朝阳沟》选段。

据悉,“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2024年漯河市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活动是河南省文联大力度、大手笔支持地方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漯河整体城市文化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文联系统“两个优势”和漯河地域特色、以“文艺+地方”模式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河南省文联首次打出将高规格、高层次的文艺资源向地市倾斜的“组合拳”。

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沙澧河风景区红枫广场,“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2024年漯河市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活动全省民间工艺展示现场,非遗项目“吹糖人”、浚县泥咕咕、信阳叶雕、烙画、镇平布艺、插花艺术、面塑、陈氏木梳等,让广大游客欣赏到各地富有特色的手艺人绝活儿和精美的工艺品,吸引游客观赏和购买。

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叶雕代表性传承人李昊已经学习研究叶雕文化和叶雕技艺长达十余年。他向大家介绍:“完成一件叶雕作品需要经过选叶、采集、蒸煮、揉制、修剪、锤压、浸泡、雕刻、研磨、熨烫、漂白等60多道工序,任何一道工序出现失误都可能影响作品的质量。有时已经雕刻完了,在烘干收缩等环节若出现差错,也会前功尽弃。”

来自山西的赵女士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刘长青请教如何插花,并动手制作了一件清雅别致的花艺作品后,说:“我这次来漯河,不仅参观了贾湖遗址博物馆和许慎文化园,还在这里亲手制作了插花,感受了非遗魅力。”

“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抽空来看展览,不仅能欣赏非遗精品,还能近距离观看非遗传承人的精湛技艺,可以学习不少非遗知识,开阔眼界。”一位市民表示。

本土元素展现漯河魅力

食品文化宣传月活动紧扣漯河食博会主题,围绕贾湖骨笛、字圣许慎、“沙澧无弦万古琴”、“独杆轿”、河南坠子、漯河八卦掌等展开,充分展现新时代背景下的文艺创作成果,打造具有中原特色、漯河魅力的文化标志。

舞蹈《贾湖之光》华丽亮相,宛转悠扬的笛声、优美的舞姿,把观众带到9000年前贾湖先民们的生活场景,诉说着漯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情景剧《字圣》,让观众仿佛穿越到东汉时期,向“字圣”许慎表达无限景仰之情。著名魔术师丁德龙在《德龙秀》表演中,手持一个空盒子给大家变出享誉世界的卫龙辣条、双汇火腿肠等漯河特色美食。著名曲艺家范军、明男男的相声《精彩十分》以“食”入活儿、三翻四抖,让大家在开怀大笑的同时深深感受到漯河这座食品名城的特色与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曾获省民间文艺最高奖“金鼎奖”、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火青春舞蹈队”编排的舞蹈《好收成》,生动再现了美好的漯河农村生活。市唢呐艺术青年演奏家、“刘氏唢呐”第六代非遗传承人刘朋带来的《百鸟朝凤》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带来的民间舞蹈《独杆轿》同样引得观众阵阵喝彩声。

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活动以第二十一届食博会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各类主题活动,强势推动漯河文旅资源共享、线路共推、市场共建,集中展现今朝漯河春潮涌动、百舸争流的壮丽图景。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