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姚 肖
图/本报记者 杨 光
当婉转悠扬的笛声响起,观众深深地沉浸在舞蹈《贾湖之光》的表演意境中,9000年前贾湖先民的生活场景仿佛就在眼前。而情景剧《字圣》则引领观众穿越到东汉,聆听《说文解字》的故事,探究汉字的造字规律。
4月30日晚,在“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2024年漯河市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活动开幕式上,开场舞《贾湖之光》和情景剧《字圣》以优美的舞姿、深远的意境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5月7日,导演赵新慧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她创作舞蹈《贾湖之光》和情景剧《字圣》背后的故事。“贾湖文化、许慎文化是漯河两张文化名片。我专程前去贾湖遗址博物馆参观学习。听到9000年前的贾湖骨笛奏响乐章时,我深受启发,决定编排一支展现漯河独有文化魅力的舞蹈。”赵新慧说。赵新慧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是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舞蹈系副教授、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曾多次被评为市优秀教师、市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她的原创舞蹈《沙图什》《青春河》《简·赋》《豫·常香》等曾获得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历时半年多,经过无数次的推敲、打磨,舞蹈《贾湖之光》于2月4日在市豫剧艺术中心首次演出。
公元121年,《说文解字》在召陵一间茅屋内诞生,成为千古流传的文字经典。情景剧《字圣》通过古典舞的形式展现水墨之韵,以介绍字圣许慎为出发点,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阐述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的诞生,让观众仿佛穿越到东汉时期,向字圣许慎表达无限景仰之情。
4月25日,为了让《贾湖之光》《字圣》两部作品在“食全食美 漯在其中”2024年漯河市食品文化旅游宣传月的开幕式上更加出彩,在河南省文联和市文联的大力支持下,《唐宫夜宴》导演、国家二级导演袁时亲临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指导这两支舞蹈的编排。邀请我省优秀青年舞蹈演员、郑州歌舞剧院舞剧《水月洛神》主演王嘉钰担任《贾湖之光》的领舞,河南省博物院古乐团进行现场演奏。该舞蹈以穿越时空的对话叙事形式,以今人视角走近贾湖,聆听穿越9000年历史烟云的笛音,唤醒前世记忆,从“骨笛对话”“人鹤共生”“混沌抗争”“重生希望”四个部分展开与骨笛的对话。舞蹈塑造了人化形态的鹤,展现了鹤之优雅,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最后,鹤化为笛,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将动人的故事代代传颂。该舞蹈是现代艺术与历史文化的一次激情碰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演出的前几天,演员们经常排练到深夜,不放过任何一个动作、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力争把这两部作品打造得更加完美。”赵新慧说,“追逐梦想的过程累并快乐着。观众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我们将再接再厉,让更多观众欣赏到这两部作品,努力把漯河的文化名片擦得更亮。”
舞蹈《贾湖之光》演出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