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范子恒
“2023年,我院整体质效指标持续向好。审限内结案率、法官人均结案数等10项指标位于全市法院前列,商事审判上诉率、行政审判服判息诉率等指标进入全省法院第一方阵,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等典型做法被《法治日报》等媒体报道。我院先后被评为源汇区人民满意单位、漯河市先进基层法院等。”近日,源汇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永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下一步,我们将紧扣‘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能动司法的担当、‘如我在诉’的情怀、‘就是头拱地也要把群众的事办好’的决心,紧紧围绕现代化漯河‘三城’建设、源汇‘三区’发展定位,积极担当作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张永辉表示。
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树牢“人民法院首先是政治机关”的理念,扎实做好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和巩固深化巡视巡察成果“后半篇”文章,高质量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切实把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坚持政治建设与业务能力建设、职业道德建设一体抓、同促进,不断提升广大干警“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的能力。常态化开展精品案例、裁判文书评选和办案标兵、调解能手评比,带动干警在“比学赶超”中精进业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管警治院,持续抓实和深化全员考核,不断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
依法能动履职,有力服务保障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源汇实践。精准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依法严厉打击涉黑涉恶、严重暴力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犯罪,积极推进轻微犯罪治理,切实做好涉众金融、房地产、地方债、劳动关系等重点领域案件审判工作,助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坚持善意文明执行,有效推进“执转破”工作,助力企业脱困。持续深化“府院联动”机制,把“双赢多赢共赢”理念贯彻落实到行政争议化解全过程,促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积极参与和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
狠抓主责主业,持续推动新时代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以最高人民法院最新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为导向,以全市法院“审判质量提升年”活动为抓手,牢固树立“大管理观”和系统思维,把科学的审判管理作为重要抓手,围绕“案结事了人和”和“一个程序实质化解纠纷”,坚持动态分析、精准研判指标数据,凝聚各方面协同提升质效的强大合力,做实“以保促调、以保促执”,通过“简案快审、类案专审、繁案精审”和常态化强制执行行动,不断提升各类案件办理质效,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