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文博 通讯员 陈兴运
“老人回到了家乡。我们真心为她高兴。”5月30日,市救助站寻亲小组的一名成员告诉记者。
近日,落户安置在市社会福利中心的田小红,在寻亲小组的护送下,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绿葱坡镇。
2014年,田小红在市区辽河路附近流浪,被民警送至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她身体瘦弱,话说不清楚,无法与人正常交流。虽再三尝试,但工作人员始终无法从田小红口中问出任何信息,为方便称呼,为她起名田小红。“我们推测她70岁左右。考虑到她的年龄和身体状况,我们将她送到市六院治疗。医生检查后发现她患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经过治疗,老人的情况逐渐好转。我们将她转入市民政康复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市救助站信息科科长柳世阳说。
康复治疗期间,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多次探望田小红,希望弄清楚她的个人及家庭信息,但依旧没有结果。“我们联系了公安部门,采集其指纹进行比对,并通过媒体和寻亲平台反复推送寻亲公告,但始终没有得到有效信息。”柳世阳说,2018年,根据流浪乞讨人员安置政策,他们将田小红安置在市社会福利中心,并为其办理了集体户口、身份证、残疾证等。田小红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
“田小红入住市社会福利中心后,我们常去看望她。”柳世阳告诉记者,今年5月初,他们再次探望田小红时,老人忽然说了一个地址,表达了回家的想法。
“经多方辨别,她说的可能是巴东县茶店子镇。我们立即与当地派出所和救助站联系,请他们帮忙核实,但无果。”
此后,田小红想要回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为满足老人回家的愿望,5月20日,柳世阳和同事组成寻亲小组,带着老人开车赶往湖北省巴东县茶店子镇。
5月21日,寻亲小组到达茶店子镇政府。当地民政部门负责人和田小红老人交流时,注意到她说的一个地名像是绿葱坡镇,判断老人的老家可能是巴东县绿葱坡镇。大家立刻联系了绿葱坡镇民政部门,请工作人员帮忙核实。最终,他们确定田小红是绿葱坡镇人,原名田恒秀。
5月21日下午,寻亲小组带着老人赶到绿葱坡镇,并在当地民政部门负责人的带领下,赶到田恒秀老人的姐姐家中。
原来,田恒秀老人在家中排行老四,大哥、大姐已经过世,目前还有一个80多岁的姐姐瘫痪在床、一个妹妹外出务工。田恒秀的姐姐看到她后十分高兴,立即给另外一个妹妹打了微信视频电话。
据田恒秀老人的外甥女介绍,老人年轻时外出务工,只回过老家一次,此后便杳无音信。家人也曾四处寻找老人,但都没有结果。
田恒秀的姐姐瘫痪在床,需要女儿照顾,家中无力再多照顾一个老人。因此,寻亲小组将田恒秀老人送到绿葱坡镇民族福利院安置。当地民政部门负责人表示,将尽快协助老人恢复户口,并落实各项救助政策,保障老人的生活。
记者了解到,2024年1月至5月,还有12名和田恒秀老人一样的长期滞留受助人员,在市救助站的帮助下成功找到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