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4年6月7日 星期

角黍龙舟话端午


榴花开后,节序重五。重五,又称端午,中华风俗佳节。端,有初始、恰好等美意。“端午”称名可能始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至隋杜公瞻注《荆楚岁时记》又明确五月初五“谓之端午”。

其实,旧历每月的初五,民间皆可称作“端五”或“端午”,通常认为“五”“午”同音,通用无妨。然而,五月初五,毕竟是巧数碰头,当为大吉,所以民俗相信此日能辟邪应瑞,也不奇怪。东南亚华裔商家至今端午仍然揖贺曰“五五巧逢头,十全福满楼”,皆以“好日子”视之,出处在此。

端午作为民间佳节,仪式感特强,尤以南方隆重为甚。即使走走过场,现在通常也有“五大五小”十件事情可做。五件大事是菰叶裹粽、龙舟竞渡、祭祀江神、门户悬艾、百丝系臂,此为必做;五件小事,如斗草、书扇、浴兰、射团和饮雄黄酒,择情选项,纯属自愿;再加上各地新增加的棋枰赛酒、龙舟对诗、楹联书赛等借题凑热闹的,若在荆楚湖湘浙东南粤等地,前后十日恐也不能尽兴。

前举端午节的五件大事,都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忠直被谗投江而逝有关,历代台阁朝臣想进谏皇上远离奸佞小人的,往往也会拿屈原说事,借端午节敲敲警钟。

《岁华记·丽谱》说“五月五日,宴大慈寺设厅,医人鬻艾、道人卖符;朱索彩缕,长命辟灾之物,筒饭角黍,莫不咸在”,又《东京梦华录》记“家家(桃柳蒲叶)铺陈于门首,与粽子、五色水团、茶酒供养,又钉艾人于门上,士庶迎相宴赏”。赠榴花,丝缠臂,祈望安康乐业;抽蒲剑,户悬艾,意欲除恶驱邪。

入夏,瘴疠邪气滋生,最简便的办法是“以物降物”。据《吴中岁时记》,民俗有“端午簪艾叶榴花,以辟邪”,又《嘉兴府志》曰“端午瓶插桃榴葵艾,以禳毒气”,“端午饮雄黄菖蒲酒”等,此习俗自古至今。晚清近代诗人沈曾植《戊午五日》诗,“榴花一枝赠安石,蒲剑三尺抽钟馗。野人满酌雄黄酒,不恨南风解愠迟”,就很有代表性。

清康熙间汪森辑《粤西丛载》记“午日折艾插户,饮菖蒲酒,以角黍相饷,妇人制五色香袋佩之”,可祛除病邪。不仅粤西,在巴蜀云贵一带,串串五色缠丝的大小彩粽和装入自配香料的绣花香袋缀挂于蚊帐、窗格、扇骨等,以为妇人炫巧,其实仍是希望全家平安大吉。据《光明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豫ICP备0501590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1101
Copyright© 2002-2018 漯河日报社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